组卷网 > 高中历史综合库 > 政治史(旧) > 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 > 开创外交新局面 > 新时期的外交建树
题型:材料分析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83 题号:6512901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郑和下西洋期间,带领近三万人的武装,在海外没侵占别国的一寸土地,没掠夺别国的一草一木,更没在海外派驻一兵一卒。所经之地,本着“怀柔远人”,“和顺万邦”,“共享天下太平”的宗旨,倡导“王道”,反对“霸道”。以和平友好精神,敦睦邻邦,以德服人,宣扬中华文化,其所表现的是“和平海权”,而非武力侵略行为。郑和出使西洋是中国古代执行和平外交政策的成功范例。   

——摘编自《中国历史》


材料二 鸦片战争以后,清朝原有的由礼部和理藩院处理对外事务的机制,无法满足西方国家想要与中国进行经济、政治、外交等多方面来往的要求。1861年,总理衙门成立。专门办理对西方各国的交涉及各项洋务。总理衙门的设立,标志着清王朝的对外态度发生了重大变化,改变了中国过去只有理藩而无外交的局面,结束了中国几千年来没有专门外交机构的体制格局。1901年《辛丑条约》签订,应西方列强要求,清政府将总理衙门改为“外务部”。

——摘编自马彦丽《从晚清外交机构的演变看中国外交近代化》   


材料三 多边外交是一种与双边外交相互补充的外交战略。三个以上国家的互动保守秘密的难度要大得多,因此多边协议的制定和实施比双边协定更加具有透明性,更易于为国际舆论所监督。多边外交的开展要求一个国家克制、甚至放弃某些领域内的单边或双边的利益考量,侧重于有互动关系的多边共同的利益标准。新中国成立之初就开始涉足多边外交舞台,但在很长时期内由于对多边外交的认识的局限,对多边外交的参与是有限的。20世纪70年代末以后,特别是冷战结束后,中国的多边外交逐渐活跃起来。中国不仅积极参与多边外交,还成为了多边外交的积极倡议国和主持国。   

——摘编自《中国对多边外交的认识及参与》   


(1)根据材料一概括郑和下西洋时期外交活动的特点,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近代中国外交的主要变化并进行简要评价。
(3)根据材料三概括多边外交的特点,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冷战结束后“中国的多边外交逐渐活跃起来” 的原因。

相似题推荐

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推荐1】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新中国在成立初期所遇到的国际环境,一方面是社会主义国家和各国人民的友好和善意,一方面是美国为首的反对势力的敌视和侵略……新中国……作为一个新型的国家,要为抛弃旧中园的外交传统,建立新中国独立、自主、平等的对外关系而努力。     

——《中国外交史》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新中国为“抛弃旧中国的外交传统”制定了怎样的外交方针? 具体概括为哪三个政策?

材料二   和平共处 五项原则之所以历久弥坚,具有强大的生命力,从根本上说,就是因为它符合《联合国宪章》的宗旨和原则,符合国际关系发展的本质要求,符合世界各国人民的根本利益。五项原则的精髓,就是国家主权平等。

——《弘扬五项原则促进和平发展》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主要内容。分析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重要影响。

材料三   中国将积极同美国发展新型大国关系,同俄罗斯发展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同欧洲发展和平、增长、改革、文明伙伴关系,同金砖国家发展团结合作的伙伴关系。

——习近平在联合国总部的演讲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新时期中国外交建树的主要表现。
(4)依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国外交事业取得辉煌成就的主要原因。
2022-04-08更新 | 41次组卷
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推荐2】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的外交事业取得了丰硕成果,由此回答下列问题:
(1)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实行怎样的外交方针?
(2)20世纪50年代,我国的外交取得了什么成就?
(3)20世纪70年代以来,中美关系有何重大的变化?变化的原因是什么?这一变化经历了怎样的一个过程?
2016-11-27更新 | 56次组卷
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推荐3】握手,是人类文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握手已成为现代社交场合中一种常见礼节。国际舞台上“巨人”的握手,有时会引起国际社会的“震动”。

图1

图2

图3

图1:新中国成立初期毛泽东与斯大林的握手。

图2:20世纪70年代“跨越太平洋的握手”。

图3:2000年9月,联合国五个常任理事国首脑举行会晤。


(1)图1反映了中国怎样的外交方针?它的积极意义怎样?       
(2)图2反映了什么历史信息?促成这次“握手”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3)图3反映出目前世界政治格局的发展趋势是什么?
2021-01-19更新 | 33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