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历史综合库 > 经济史(旧) >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 > 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 > 经济体制改革 >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及乡镇企业改革
题型:单选题-单题 难度:0.85 引用次数:21 题号:6526296
徐中约在《中国的奋斗》中记载:中国粮食生产年增长率从1957年—1978年的2.1%提高到1979年—1984年的4.9%。这一变化出现的主要政策因素有可能是
A.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B.人民公社的大规模创办
C.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普遍推行
D.袁隆平杂交水稻的成功培育

相似题推荐

单选题-单题 | 较易 (0.85)
名校
【推荐1】下图是我国某地城乡居民年人均收入表,图中的城乡差距最小年的出现是因为(          

城市居民家庭年人均收入     ……农村居民家庭年人均收入
A.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目标的建立B.农村改革已取得显著成效,城市改革刚刚起步
C.从沿海到内地的开放格局的确立D.对国有企业进行改革,建立现代企业制度
2019-10-10更新 | 146次组卷
单选题-单题 | 较易 (0.85)
真题
【推荐2】山东南山村“将集体土地按人口分口粮田,按劳力分责任田,分户经营农民可以长期使用,但不能买卖、出租等,经营所得‘交足国家的,留够集体的,剩下都是自己的’。”这一土地经营方式为
A.互助组B.高级合作社
C.人民公社化D.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2016-11-18更新 | 377次组卷
单选题-单题 | 较易 (0.85)
【推荐3】“58年运动脱轨后最后明确下来的东西,就是“队﹣﹣大队﹣﹣公社”的三级所有体系……直至80年代,它在亿万农民中完好的发挥着作用。”率先取消“队﹣大队﹣公社”的三级所有体系的是在
A.安徽凤阳
B.四川广汉
C.广东深圳
D.辽宁大连
2019-11-07更新 | 118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