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历史综合库 > 经济史(旧) > 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 > 古代主要经济政策与土地制度 > “重农抑商” > 重农抑商政策的演变、影响和评价
题型:单选题-单题 难度:0.4 引用次数:96 题号:6638312
中国古代一方面政府实行重农抑商政策,另一方面商业仍然在蓬勃发展。对上述悖论的解释合理的是
A.重农是战国以后历朝的一贯政策,抑商并非贯穿始终
B.“盐铁官营”等政策成为了商业发展的最大动因
C.商人群体发展壮大保证商业蓬勃发展
D.市坊界限打破为商业发展扫清障碍

相似题推荐

单选题-单题 | 较难 (0.4)
名校
【推荐1】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家训,是先辈留与后人的为人处世宝典。明代的《何氏家训》要求,“男子要以治生为急,于农工商贾之间,务执一业”;清代的《顾氏家训》告诫后世子孙,“士农工商,须专一业”,还特别规定,对于习贾者,宗族同样给予资助。这反映了当时
A.传统社会结构不断解体B.四民等级观念的固化
C.经济发展导致观念变动D.重农抑商政策的废除
2021-12-23更新 | 463次组卷
单选题-单题 | 较难 (0.4)
名校
【推荐2】关于汉代的均输、平准政策,《盐铁论》中记载:官员“释其所有,责其所无,百姓贱卖货物以便上求”,有时“吏恣留难,与之为市”,甚至“吏之所入,非独齐、陶(属今山东)之缣,蜀、汉(今四川)之布也,亦民间之所为耳”。因此“农民重苦”“未见输之均也”。由此可以看出
A.政府对经济的控制能力大大降低B.均输平准政策稳定了市场秩序
C.国家注意协调国富与民贫的矛盾D.政府应加强政策执行中的监管
2021-01-15更新 | 302次组卷
单选题-单题 | 较难 (0.4)
【推荐3】据材料统计:在明后期至清前期200余年间,世界白银产量的一半流入中国,然而它却没有形成强大的扫荡旧经济基础的革命性变化。其内在的原因在于
①自然经济占主导地位②重农抑商的政策③庞大国家机器的耗费④广大农民的贫困
A.①②③④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③
2020-02-11更新 | 139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