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历史综合库 > 经济史(旧) > 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 > 古代主要经济政策与土地制度 > 土地制度的演变 > 封建土地所有制
题型:单选题-单题 难度:0.85 引用次数:118 题号:6643536
春秋时期,齐国实行“相地而衰征”,鲁国实行“初税亩”。到战国时期,魏国实行“一夫挟五口,治田百亩”的授田制。这反映了
A.铁犁牛耕的产生
B.政治制度的变革
C.自然经济的发展
D.土地制度的变化
【知识点】 封建土地所有制解读

相似题推荐

单选题-单题 | 较易 (0.85)
【推荐1】封建社会中皇帝是地主阶级的总代表,大多数皇帝对地主兼并农民的土地持(       
A.限制态度B.支持态度C.放任态度D.带头兼顾
2011-04-05更新 | 522次组卷
单选题-单题 | 较易 (0.85)
名校
【推荐2】如图为明代鱼鳞图册,图册中详细登记了每块土地的编号、土地拥有者的姓名、土地亩数、四至及土地等级。明代制定该图册
A.意在维护小农利益B.消除了土地兼并现象
C.重在抑制商人势力D.为征收赋税提供依据
2021-03-18更新 | 203次组卷
单选题-单题 | 较易 (0.85)
名校
【推荐3】到北宋中期,“势官富姓,占田无限,兼并冒伪,习已成俗”的现象比较普遍。出现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A.趋末弃农成社会主流B.政府不干预土地买卖
C.政府官员权力的扩张D.当时开垦的荒地量大
2021-02-02更新 | 87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