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历史综合库 > 经济史(旧) > 世界资本主义经济政策的调整 > 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与罗斯福新政 > 1929-1933年经济危机
题型:单选题-单题 难度:0.85 引用次数:65 题号:6671790
1923—1928年间,美国投机收益指数从100增到了400,而工资指数仅从100增到112。这一现象
A.反映了美国经济的繁荣
B.凸显了消费的不均衡性
C.加剧了金融市场的风险
D.导致了失业人数的激增
【知识点】 1929-1933年经济危机

相似题推荐

单选题-单题 | 较易 (0.85)
名校
【推荐1】《剑桥美国对外关系史》记载:“德国的资本输入在1928年为9.67亿美元,但,1929年仅为4.82亿美元,1930年又进一步跌至1.29亿美元。”当时德国出现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A.世界性经济大危机的发生B.德国公开毁《凡尔赛和约》
C.美国实行罗斯福新政D.法西斯独裁统治在德国建立
2017-04-21更新 | 354次组卷
单选题-单题 | 较易 (0.85)
名校
【推荐2】面对1929年开始的经济大萧条,资本主义国家经济民族主义高涨,严重影响了国际关系。“经济民族主义”主要体现在
A.国家加强对经济的干预
B.“以工代赈”,兴办公共工程
C.各国实行关税壁垒政策
D.积极备战,争夺新的殖民地
2019-07-13更新 | 52次组卷
单选题-单题 | 较易 (0.85)
【推荐3】材料一:1929年,胡佛反对政府干预经济,拒绝稳定股市的建议,否决国会的救济方案。材料二:1932年,胡佛决定成立复兴金融公司,签署紧急救济与工程建设法,实行通货紧缩政策,反对联邦政府进行救济。对比上述材料,说明胡佛总统
A.是坚定的自由放任主义者
B.是凯恩斯经济理论的忠实践行者
C.在没有稳定思路下随意调整政策
D.在自由放任前提下实施有限干预
2017-08-19更新 | 110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