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历史综合库 > 政治史(旧) >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 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 > 内阁
题型:材料分析题 难度:0.85 引用次数:97 题号:6964602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黄仁宇曾说:“倘使我们说,中国传统政治是专制的,政府由一个皇帝来独裁,这一说法,用来讲明清两代是可以的。

材料二   有人说:“……美国在英国民主制度的基础上发展民主制度的历史对中国意义不大。”

材料三   新中国60年民主政治的发展是一个不可分割的延续过程。改革开放前30年的民主建设为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搭建了基本的制度框架……

——俞可平在《人民至上﹣60年来中国的民主政治建设》

(1)请结合明清时期的有关史实,说明材料一中“政府由一个皇帝来独裁”的观点。简析“政府由一个皇帝来独裁”给中国社会发展带来什么深远影响?

(2)请结合中国近代史的相关史实,说明材料二的观点不成立的理由。

(3)请结合改革开放前30年的民主建设成就,说明材料三中“搭建了基本的制度框架”有哪些?

相似题推荐

材料分析题 | 较易 (0.85)
名校
【推荐1】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   在中国古代,人们称祖先或神明为“皇”,称主宰万物的最高天神为“帝”。嬴政统一六国后,自称皇帝,并说:“朕为始皇帝,后世以计数,二世三世至于万世,传之无穷”。他还采纳了群臣关于皇帝“命为制,令为诏,天子自称曰朕”的建议。皇帝之下,由三公(丞相、御史大夫、太尉)九卿组成中央政府。三公分掌国家政务,互不相属,互相牵制

材料二   从独相到群相再到兼相,致使相权逐渐削弱,这既是我国集权体制下的政治制度发展变化的突出特征,也是皇权与相权矛盾运动的必然结果。

——齐涛《资政通鉴·中国历代政治制度得失》

材料三   军机处之所以创立,部分是由于雍正帝需要一个联系紧密的助手小班子帮他起草敕令;部分由于它是避开权势显赫的亲王,从而进一步巩固皇帝权力和提高效率的手段。军机大臣与皇帝商讨国是,并就一些皇上还未批阅的奏折提出建议,以及尽力记下皇帝的旨意,然后回去起草谕旨,即所谓的“廷寄”。

——摘编自徐中约《中国近代史:1600—2000中国的奋斗》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指出,秦朝是通过哪些方式强化君权的?
(2)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从独相到群相再到兼相”在秦、唐、明三代的表现。
(3)根据材料三,指出军机处设立的原因及其职能。
(4)上述材料反映了中国古代政治制度演变的哪一趋势。
2019-10-12更新 | 64次组卷
材料分析题 | 较易 (0.85)

【推荐2】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罢丞相不设,析中书省政归六部,以尚书任天下事,侍郎贰(副)之,而殿阁大学士只备顾问。帝方自操威柄,学士鲜所参决。”

——《明史职官志》

材料二:机务及用兵皆军机大臣承旨,天子无日不与(军机)大臣相见,无论宦寺(宦官)不得参,即承旨诸臣(军机大臣)亦只供传达缮撰,而不能稍有赞画于其间也。

——《清史稿·军机大臣年序表》

材料三:唐太宗说:“以天下之广、四海之众,千端万绪须合变通,皆委百司商量、宰相筹划,于事稳便,方可奏行。岂得以一日万机,独断一人之虑也。且日断十事,五条不中,中者信善,其如不中者何?以日继月,乃至累年,乖谬既多,不亡何待?”

——《贞观政要》

材料四:明太祖说:“自秦始置丞相,不旋踵而亡。汉唐宋因之,虽有贤相,然其间所有者,多有小人,专权乱政。今我朝罢丞相,设五府、六部分理天下庶务,彼此颉颃不敢相压。事皆朝廷总之,所以稳当

——《明史纪事本末》

依据上述材料回答:

(1)明朝的殿阁大学士与清朝的军机大臣有什么相同之处?

(2)明、清这种政事处理方式有哪些突出的危害?

(3)唐太宗与明太祖在制度设置上看法有何不同?

(4)据材料,你认为唐太宗与明太祖的看法从根本上说是否矛盾?

2017-11-02更新 | 32次组卷
材料分析题 | 较易 (0.85)
名校
【推荐3】国家机构的设置及其运作,是国家政治制度的具体体现。解读下列中国古代中央政府机构示意图,回答问题:


(1)从历史演变看,四幅示意图排列的顺序是。
A. 图1图2图3图4
B. 图2图4图1图3
C. 图3图1图4图2
D. 图4图2图3图1
(2)图1、图3、图4所示的中央政府架构,分别是在哪个皇帝当政时确立或形成的?
图1:             ,图3:              ,图4:            
(3)从历史演变看,四幅示意图揭示了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什么基本特征?
(4)请简要说明:中国古代政治制度对中国历史发展产生了什么深远影响?
(提示:根据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基本特征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
2018-12-18更新 | 70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