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历史综合库 > 文化史(旧) > 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 > 汉代儒学成为正统思想 >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题型:单选题-单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47 题号:6992149
西汉末年,一些方士儒生宣扬“汉运将终,应更受命”。汉哀帝决定“再受命”,改年号为“太初元将”,以应天命。这反映了
A.佛道观念左右皇帝行为
B.汉代儒学深刻影响政局
C.方士儒生决定皇位更替
D.外戚宦官交替干预朝政

相似题推荐

单选题-单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1】董仲舒在《春秋繁露》中指出:“人有三百六十节,偶(可巧)天之数也;形体骨肉,偶地之厚也。上有耳目聪明,日月之象也;体有空穹进脉,川谷之象也。”该主张可概括为
A.天人感应B.君权神授C.大一统D.天人合一
2019-12-01更新 | 164次组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2】汉代司法中有“亲亲得相首匿”的原则,指在一定范围内的亲属之间可以首谋藏匿罪犯而不负刑事责任,或减轻刑事责任,曾有父亲藏匿犯了杀人罪的义子也不治罪的判例。这表明当时
A.存在司法权力滥用的现象
B.儒家伦理在司法实践中得到强化
C.司法体系发展还不够完善
D.儒家经典成为了法律的基本原则
2019-08-23更新 | 265次组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3】荀子认为:“天之生民,非为君也;天之立君,以为民也。”董仲舒也说:“天之生民,非为王也,而天立王,以为民也。故其德足以安乐民者,天予之;其恶足以贼害民者,天夺之。”相比于荀子,董仲舒的思想表现在
A.继承了儒家的天命观B.初步具有了人民主权观念
C.体现了儒家民本思想D.强调了对君主暴政的制约
2021-12-10更新 | 192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