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历史综合库 > 文化史(旧) > 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及其发展 > 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 > 文艺复兴
题型:材料分析题 难度:0.4 引用次数:98 题号:7108438

【加试题】文艺复兴对人类文明进程产生了重大影响,曾引发了学术界进行比较研究的热潮。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

关于文艺复兴的比较研究,学术界存在以下两种观点:有人认为宗教改革是文艺复兴的继续,是人文主义思想在宗教领域的运用与发展,是人文主义的平民化。它从教会内部破除了封建的旧观念,进一步宣扬了以人为主体的思想。有人认为新文化运动是“中国的文艺复兴”,瓦解了旧思想和旧价值观,促进了个人解放,重估民族遗产以及创造了一种新文化。

——据《欧洲文艺复兴史(宗教卷)》《中国近代社会思潮》等整理


(1)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一图中建筑物的名称及其作者,并简述作者的设计理念。
(2)对于文艺复兴的比较研究,您更倾向于哪一种观点?请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谈谈自己的认识。(只列观点,不加以阐述不得分)
【知识点】 文艺复兴 宗教改革

相似题推荐

材料分析题 | 较难 (0.4)
【推荐1】人文精神是一种普遍的人类自我关怀,表现为对人的尊严、价值、命运的维护、追求和关切。人文精神的发展与实践,深刻影响了人类历史的发展。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神庙设计施工的时候,通过精确的数学计算作出的特殊布置,起到了校正因为大尺度中的透视效应所必然造成的视差的效果,避免了特别是外侧立柱可能产生的外倾感,堪称精妙绝伦……雕塑是希腊神庙建筑中最主要的装饰手段。雕塑中最主要的语言是人像,表现的多是健康茁壮的肉体和从容坦然的神采,造型坚实凝重,富有建筑美。反过来在建筑中,则处处反映出人体尺度并暗含雕塑美。建筑和雕塑之所以能够于此实现完美的融合与交通,实在是因为它们事实上本是来自于一体同源的不同发展,而这个“一体”则是对人本主义的高扬推崇。由于对达两类艺术创造的审美认知都是发源于对人自身的审美体验的,此间便果然印证了那句韵味无穷的哲学格言-“人是万物的尺度”。

——摘自宇文鸿吟等《西方古建筑之旅》

材料二   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艺术如果只有一个特点的话,那就是抓住男人和女人人性的心理力量,这是自从古典时代以来无与伦比的。从多那太罗到拉斐尔再到提香这么一长串伟大艺术家留下的作品中,可以看到如此生动的证据。我们还有什么必要多费唇舌呢?他们所表现的就是一幅人的形象,虽然形态各异,但是却用视觉形式传达了人文主义者对人的尊严的信念。

——摘自(英)阿伦·布洛克《西方人文主义传统》

材料三   美国革命领袖一方面强调人类自由和尊严,同时又发展和保持那个每时每刻都在否定人类自由和尊严的劳动制度。这两种彼此矛盾的发展过程并驾齐驱,成了美国历史上的主要悖论。乔治·华盛顿,詹姆斯·麦迪逊,托马斯·杰斐逊,他们公开支持自由平等的主张,但却都是奴隶拥有者,私下拒绝给黑人自由,而且终身如此。人类思想史上的最大教训之一,就是在法国启蒙思想的影响下成长起来的思想后裔们精心勾画的人文社会蓝图大都成了乌托邦。这些蓝图无不是思想精英的手笔,代表着人类最高的智力水平。它们充满理想、推论严密、自圆其说……唯一的不足就是永远不能实现。

——据(美)埃德蒙·S·摩根《奴役与自由:美国的悖论》等整理


(1)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指出帕特农神庙的设计是如何体现“对人本主义的高扬推崇”的?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人是万物尺度”命题的提出者,并用一句话概括其在西方思想发展史中的地位。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的主要诉求。以拉斐尔为例,举出其一个可以作为“如此生动证据”的作品,并简析该作品是怎样传达“对人的尊严的信念”的?
(3)根据材料三的提示,结合与华盛顿相关的史实,说明“美国历史上的主要悖论”。以法国启蒙思想家卢梭为例,概括其“精心勾画的人文社会蓝图”,并指出其对理性崇拜的反思。
2021-09-02更新 | 91次组卷
材料分析题 | 较难 (0.4)
名校
【推荐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实际上有两种不同类型的文艺复兴:第一是经济和社会环境的转变;第二种在此转变基础上的艺术和文化运动。而且阿尔卑斯山南北的文艺复兴也大不相同。在南方(意大利),那个时代的知识分子的精神是世俗的,而且是反教权主义的。在北部(欧洲德语国家),人们更为关注宗教改革而不太强调各个人的优点。

——(美)菲利普•J•阿德勒《世界文明史》

材料二启蒙思想家们尽管在不同的领域提出了不少的观念,但更重要的是他们向人们提出一种态度和思想方法,重新质疑和检验所有已被接受的观念和价值;他们不是闭门造车自我欣赏的文化精英,而是主动面向大众和社会的宣传家。

——赵立行《欧洲文明史》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文艺复兴时期经济转变的内涵。为什么说阿尔卑斯山南方的知识分子的精神是“世俗的,而且是反教权主义的”?
(2)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三中启蒙思想家提出的“态度和思想方法”。他们“主动面向大众和社会”的宣传造成了怎样的影响?
2019-01-05更新 | 31次组卷
材料分析题 | 较难 (0.4)
【推荐3】材料一 欧洲文艺复兴的策源地在意大利,宗教改革的故乡在德国,启蒙运动的中心在法国,决非偶然,它们显然是由各自深刻而特定的社会历史条件所决定的。
——摘自董小燕《西方文明:精神与制度的变迁》
(1)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材料一中“各自深刻而特定的社会历史条件”分别是什么?
材料二 意大利人文主义者阿尔贝蒂认为,财富的日益增长是家庭幸福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一个家庭应当修建和装饰自己的房子,拥有珍贵的书籍和健壮的马匹。加尔文认为基督教学说必须适应经济生活的需要,每一个基督徒都可以通过自己在现世的勤奋劳作与成功来证明自己是上帝的“选民”。启蒙运动时期,法国有学者认为,经济也存在一套自然法则,那就是供给与需求。当政府对经济行为干预最小之时,这些法则运行得最好。
——摘编自裔昭印主编《世界文化史》(增订版)
(2)概括材料二的基本观点。
材料三:1775年北美爆发独立战争,1789年法国爆发大革命,西方民主政治开始在欧美大国确立。法国学者托克维尔进行研究,先后写成《论美国的民主》和《旧制度与大革命》,提出了许多发人深省的见解。
材料四:……商品的低廉价格,是它(资产阶级)用来摧毁一切万里长城、征服野蛮人最顽强的仇外心理的重炮……它创立了巨大的城市……资产阶级在它的不到一百年的阶级统治中所创造的生产力,比过去一切世代创造的全部生产力还要多,还要大……随着资产阶级即资本的发展,无产阶级即现代工人阶级也在同一程度上得到发展……基督教思想在18世纪被启蒙思想击败……
——马克思、恩格斯《共产党宣言》(1848年)
(3)1750-1850年是西方文明突飞猛进的重要阶段。依据材料三、四并结合所学知识,用“五位一体”的思路(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态)概括这一阶段西方历史发展的特征。
2015-06-25更新 | 118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