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历史综合库 > 政治史(旧) > 当今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 > 两极对峙格局的形成 > 美苏“冷战”
题型:论述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124 题号:7110205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20世纪30年代,美国学者斯派克曼指出:“谁控制了边缘地带,谁就控制了欧亚大陆;谁控制了欧亚大陆,谁就掌握了世界命运。”1945年,美国外交官乔治.凯南说:“人们在欢呼跳跃……他们以为战争结束了,而战争才刚刚开始。”

材料二   联合国安理会2012年2月4日表决叙利亚问题决议草案,俄罗斯、中国两国投反对票否决了这一决议草案。中国常驻联合国代表李保东在解释性发言中说:“……叙利亚保持和平与稳定,符合叙利亚人民和国际社会的共同利益。中国愿同国际社会一道,继续为妥善解决叙利亚问题发挥积极和建设性作用。”

材料三   中国多次宣布永远不称霸,这不仅仅是外交辞令。中国建立远洋基地的出发点,只有维护商业利益和国际和平的考虑。中国不与任何国家进行全球军事对抗,也无意争夺势力范围,拓展战略边疆。中国外交和宣传部门应该以“中国贡献论”,反击“中国扩张论”和“中国威胁论”,以此化解外部的担心。

材料四   美国学者哈斯虽然提出了“多极合作时代”这一新概念,但是却对这样的时代能否到来充满怀疑。因此,他对这样的时代具备哪些特征、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时代以及这样的时代能否得以持续并未展开论述……我认为“多极合作时代”将是21世纪上半叶世界格局的基本特征,处理好“多极时代”的大国关系将是“多极合作时代”能够成为现实的前提条件。

——杨文昌《迎接“多极合作时代”的到来》

(1)依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乔治•凯南说“战争才刚刚开始”的背景。指出美国在二战后初期为掌握“世界命运”而采取的主要行动。

(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当今世界政治格局特点是什么?体现了中国的什么外交方针?

(3)依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出现中国扩张论(中国威胁论)的原因。

(4)依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评析材料四中“多极合作时代”的观点。(要求:对该观点赞成、反对或另有观点均可;观点明确,史论结合)

相似题推荐

论述题 | 适中 (0.65)

【推荐1】20世纪的开端对于现代世界的形成,20世纪是一个重要的时期。然而对于20世纪的开端,学界有不同的观点。一种观点认为,19世纪六、七十年代无疑是一个重要的分水岭。另一种观点认为,1914年爆发的第一次世界大战,是20世纪真正的开始。


你同意哪种观点,并说明理由。
2019-09-02更新 | 46次组卷
论述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20世纪历史的进程意味着西方的衰落。伦敦、巴黎和柏林不再左右世界的新闻。受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影响,传统欧洲体系的崩溃已成为不可改变的事实……欧洲除了在进入一个衰退的时期外,还在进入一个成功的时期:它的思想、技术和制度正在比以往任何时候更迅速地传遍全球,并促进世界发展。

——摘编自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评述材料中关于20世纪西方发展的观点。(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逻辑严密,表述清楚)
2019-03-25更新 | 592次组卷
论述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第二次世界大战战火方熄,人类便又立即陷入了一场可以称作“第三次世界大战”的新战局。正如大哲学家霍布斯所说:“战争,并不只限于战斗行为;事实上,只要战斗意愿明白可知,这段时间都可算作战争。”美苏两大阵营之间的冷战,显然是短促20世纪第二阶段的主调,正符合霍氏对战争的定义。一整个时代的人,都在全球核大战的阴影下成长。随着时间流逝,政治上、科技上,一件又一件可能会出问题的事情纷纷出笼。客观而论,冷战之所以特别,就在于世界大战的立即威胁性其实并不存在。双方的行动准则,其实跟一般的想法以及冷战的词汇恰恰相反,都以为“长期和平共存”确有其实现的可能性。即使到了紧要关头,尽管在表面的官方言论上,两边快要甚至已经打起来了。事实上,彼此私下却依然相信对方必能自我约束,有所节制。这种心照不宣,以“冷和”(Cold Peace)代“冷战”(Cold War)的默契,一直到70年代都还颇行得通。冷战一举消除了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前的种种冲突和对立,往日的恩怨情仇,在非此即彼的美苏对立之下,全都黯然失色了。冷战也“稳定”了国际形势,并因此使国际间许多未决事务或临时性的安排,呈现一时定格的稳定现象。

——摘编自霍布斯鲍姆《极端的年代1914—1991》


上述材料关于冷战有着截然不同的认识。请提炼出其中一种认识进行说明。(要求认识具体明确,说明史论结合)
2019-11-22更新 | 159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