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历史综合库 > 经济史(旧) > 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 > 物质生活与习俗的变迁 > 动荡中变化的社会生活
题型:单选题-单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46 题号:7196867
1912年《申报》刊文《做上海人安得不穷》,其中写道:“从前家中陈设不过瓷瓶铜盆,已觉十分体面。今上海人红木房间觉得寻常之极,一定要铁床、电灯、风扇才觉得适意”。对此解读合理的是
A.阅读成为时尚生活重要风标
B.上海市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
C.西式生活用具在上海普及
D.上海市民消费观念发生变化

相似题推荐

单选题-单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1】有一位新国民,戴一顶自由帽,穿一套文明装,着一双进步靴,走过了交通路,来到了模范街,踏进了公益会,说几句义务话。这一新国民形象的描述反映了
A.社会生活的近代化
B.礼仪风俗的简洁化
C.民间服饰的西洋化
D.民族经济的工业化
2020-09-16更新 | 258次组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 (0.65)
【推荐2】20世纪20年代前后,北京、上海、广州的一些戏楼、茶馆出现男女杂处合坐。僻居四川的成都也大致相同:“社交男女要公开,才把平权博得来;若问社交何处所,维新茶社大家挨(维新茶社男女可以杂坐)。”这表明当时的中国
A.传统习俗受到一定冲击B.妇女的地位普遍提升
C.男女平等真正得以实现D.风俗受西方思潮影响
2019-12-13更新 | 59次组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3】民国时期,在社交礼仪上逐渐用西方的握手,鞠躬取代跪拜式,称呼上用“先生”、“同志”取代“老爷”、“大人”,这一变化在本质上体现了
A.西式礼仪广为接受B.民主共和的平等精神
C.西学在中国的发展D.“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2016-11-21更新 | 634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