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历史综合库 > 政治史(旧) > 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 > 辛亥革命 > 中华民国的建立和帝制的终结 >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革命果实落入袁世凯手中
题型:单选题-单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50 题号:7273180
1911年12月,孙中山提出“内阁制乃平时不使元首当政治之冲,故以总理对国会负责,断非此非常时代所宜”。至1913年春,其又说“现就中国情形论之,以内阁制度为佳。我的国民,不主张政党内阁”。这一变化反映了
A.资产阶级软弱牲、妥协性
B.孙中山实用主义倾向
C.代表了社会主流的民意
D.顺应了当时中国的国情

相似题推荐

单选题-单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1】在中国历史上规定立法、行政、司法三权分立政治体制的第一个文件是
A.《临时约法》B.《钦定宪法大纲》
C.《中华民国约法》D.《中华民国宪法》
2016-11-21更新 | 235次组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2】孙中山曾说过:“谓袁不可信,但我因而利用之,使推翻二百六十年贵族专制之满洲,则贤于用兵十万,纵其欲继满洲为恶,而基础已经远不止如前,覆之自易,故今日可先成一圆满之段落。”对上述表述理解正确的是
A.将建立共和制度的希望寄托在袁世凯的身上
B.认识到唤醒民众的重要性,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C.利用袁世凯推翻清王朝,走民主共和的道路
D.认为民族革命任务已完成,准备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
2020-08-22更新 | 91次组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3】《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规定:“临时大总统得制定官制官规,但须提交参议院议决;临时大总统任免文武职员,但任命国务员及外交大使公使须得参议院之同意。”《中华民国约法》规定:“大总统为国之元首,总揽统治权;大总统制定官制官规;大总统任免文武职官。”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后者是前者的继承和发展B.后者扩大了总统的行政权力
C.二者都体现了资产阶级民主思想D.二者都符合历史发展的潮流
2020-04-03更新 | 132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