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历史综合库 > 政治史(旧) >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 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 > 选官制度 > 科举制
题型:单选题-单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187 题号:7287207
读下表,引起表中数据出现先降后升趋势的主要原因是入仕群体中寒门学子所占比例
朝代曹魏西晋东晋北宋
比例26%15%4%17.2%24.5%46.4%

——何怀宏《选举社会及其终结》

A.社会环境动荡不安
B.社会主流思想的演变
C.商品经济的不断发展
D.制度的变革和创新
【知识点】 科举制解读

相似题推荐

单选题-单题 | 适中 (0.65)
【推荐1】秦统一后,贵族—地主集团构成了民间统治精英的主体,他们身在民间而又行使部分统治职能。宋代,士绅—地主集团逐渐取代了贵族—地主集团。这一变化的重要原因是(     
A.统治疆域的扩大B.政府加强社会控制
C.科举制度的发展D.宗族势力潜滋暗长
2022-12-05更新 | 172次组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 (0.65)
【推荐2】宋诗有云:"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有学者统计,北宋寒门入仕的官员占比高达46%,远超隋唐,即使是实行"唯才是举"的曹魏这一比值也不过26%。北宋这一变化主要得益于
A.商业和城市的发展B.经济重心的南移
C.理学成为官方正统D.选官制度的完善
2020-11-13更新 | 79次组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 (0.65)
【推荐3】“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是古代中国许多知识分子的追求,隋唐以后他们实现这一理想的主要途径是
A.等待中正官评定品级B.参加科举考试
C.投笔从戎戍边D.投做官吏幕僚
2020-01-17更新 | 44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