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历史综合库 > 政治史(旧) >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 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 > 监察与谏议
题型:单选题-单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60 题号:7408042
“初分十三州,假刺史印绶,有常治所。常以秋分行部,御史为驾四封乘传。到所部,郡国各遣一吏迎之界上,所察六条。”据此,下列关于汉代“刺史”的说法错误的是
A.“刺史”地位在郡守之上
B.“刺史”有固定的治理地区
C.“刺史”有监察职权
D.“刺史”受到御史的制约
【知识点】 监察与谏议解读

相似题推荐

单选题-单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1】北宋初期,行使监察职能的御史弹劾官员时很少涉及宰相。至北宋中期,御史监察宰相而且与宰相“分为敌垒,以交战于廷”。御史和宰相的关系变化反映了
A.御史和宰相互相牵制、互为仇敌
B.宰相已经失去了行政权
C.专制主义得到进一步强化
D.监察官员与宰相的权力相等
2018-12-10更新 | 263次组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2】宋仁宗年间,“刘保衡鬻卖房产案”曾给嘉佑政坛带来了不小的震动。三司使张方平因贱买了商人刘保衡的房产,遭御史中丞包拯弹劾而罢免外放。继任三司使宋祁因与宰相宋庠为兄弟,又遭包拯弹劾而离职改任。这表明宋代
A.回避制度能够有效杜绝官员的腐败B.官场争斗十分激烈
C.注重通过监察制度来防范官员贪腐D.文臣注重道德操守
2017-06-04更新 | 344次组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 (0.65)
【推荐3】唐初开始将中央御史台分设三院:台院主掌纠察中央百官;殿院主管殿廷供奉之仪式,并随皇帝巡幸各地;察院负责地方巡察。这样就形成了“一台三院”的体制。这一体制
A.消除了监察部门对皇权的威胁B.不利于各监察部门相互配合
C.逐步淡化了中央对地方的监察D.实现了监察部门内部的分工
2020-09-01更新 | 22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