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历史综合库 > 政治史(旧) > 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 > 新中国的成立及其民主政治制度的建设 > 政治协商制度的形成
题型:单选题-单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33 题号:7434385
1954年12月通过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章程》规定:人民政协要协助国家机关,推动社会力量,实现国家关于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建设计划;密切联系群众,向有关国家机关反映群众的意见和提出建议。这些规定
A.为社会主义民主奠定了基础
B.说明人民政协是国家权力机关
C.表明人民政协具有参政议政职能
D.贯彻了“长期共存,互相监督”方针
【知识点】 政治协商制度的形成

相似题推荐

单选题-单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1】新中国建立之初的某份文件的“序言”中提出:“中国人民民主专政是中国工人阶级、农民阶级、小资产阶级、民族资产阶级及其他爱国民主分子的人民民主统一战线的政权,而以工农联盟为基础,以工人阶级为领导。”下列有关这份“文件”的说法正确的是
A.当时具有临时宪法的性质
B.建国以来经验教训的总结
C.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宪法
D.政治协商制度进一步完善
2019-03-04更新 | 166次组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2】相对于近代中国而言,新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坚持求同存异的原则,尊重各党派、各团体、各阶层人士的特点,包容统一战线成员在信仰、利益和观念等方面的差异,政协委员不因职业和党派差异都享有平等的议论权。人民政协坚持在考虑少数意见的情形下,达成反映公共利益的共识。这反映出人民政协
A.代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职权B.保证了祖国统一和中华民族的团结
C.促使各党派与中共的利益趋同D.开创了人民民主统一战线的新阶段
2021-09-24更新 | 403次组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3】1949年9月,《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建设的根本方针是以公私兼顾、劳资两利、城乡互助、内外交流的政策,达到发展生产、繁荣经济之目的。”这一政策
A.是计划经济在国家建设中的具体应用B.意在建立社会主义的经济基础
C.对恢复发展国民经济起到了指导作用D.旨在推动城乡经济的协调发展
2020-10-02更新 | 39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