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历史综合库 > 政治史(旧) > 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 > 新中国初期的外交 > 独立自主外交与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题型:单选题-单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76 题号:7471376
有学者认为:“这是新中国外交政策从突出强调意识形态和社会制度,转向较多地考虑国家现实利益而开始走向务实的一个相当重要的标志,也是新中国外交政策成熟的标志。”该观点依据的史实是
A.“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
B.一边倒”的方针
C.以大国身份参加日内瓦会议
D.参加万隆会议,提出“求同存异”方针

相似题推荐

单选题-单题 | 适中 (0.65)
【推荐1】1953年12月31日,周恩来在和印度政府代表团谈话中首次提出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他说:“那就是、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和和平共处的原则。”其中横线处应填入
①互相尊重领土主权
②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
③平等互利
④平等互惠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2019-06-29更新 | 40次组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2】1960年1月28日,中缅两国签订《中华人民共和国和缅甸联邦政府关于两国边界问题的协定》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和缅甸联邦之间的友好和互不侵犯条约》。中缅边界条约是新中国与亚洲邻国签订的第一个边界条约,为今后解决类似问题树立了良好范例。这表明
A.中国开始放弃“一边倒”的外交方针
B.中国开始重视发展与周边邻国的关系
C.中国与邻为善,首次打开了与亚洲国家友好交往的大门
D.“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成为规范国际关系的重要准则
2016-11-27更新 | 709次组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 (0.65)
【推荐3】有外国学者指出,周恩来的务实还体现在“他是把民族利益放在意识形态之上的政治家”。下列能体现这一思想的外交实践是
①另起炉灶   ②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基本原则   ③提出“求同存异”的方针 ④不结盟
A.①②B.①③C.②③④D.②③
2021-11-04更新 | 103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