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历史综合库 > 政治史(旧) >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 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 > 宰相制度的废除
题型:材料分析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65 题号:7493507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晋代中枢机构“三省”已逐渐形成。尚书省组织比汉魏严密,有以大傅录尚书事的官职,大权独揽,成“录公”。

——《中国古代的“三省六部制”》

材料二   唐朝中央政府的一大特色为“三省分工”,三省权力互相制约。不论唐太宗如何的开明,他的政府无可避免为一种专制体制只不过因为儒教的纪律,促使当今天子在内部制造了些许监督方式来警惕他本身……它代表着皇帝之意志力,乃是一种人身上的品德,而非组织结构上之力量。

——黄仁宇《中国大历史》

材料三   朱元璋最恨的就是胡惟庸的专权,因为他专权,即使他没有罪,也要把他杀掉。丞相的权力太大,杀了胡惟庸,如果再立一个丞相,仍然不免要与皇帝分享权力。于是,朱元璋干脆一劳永逸地取消丞相制度,就不会再有丞相与皇帝分权了。

——毛佩琦《胡惟腐案之谜》《光明日报》出版社


(1)根据材料一、二,指出晋、唐“三省”的区别。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三省分工并没有改变“专制体制”这一观点。
(2)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朱元璋废除宰相的必然性。据上述材料谈谈你对君权与相权演化的认识。
【知识点】 宰相制度的废除解读

相似题推荐

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推荐1】明清时期君主专制得到空前加强,中央机构有所变化。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军机处这个名字取名不校法于古代(古人),而官文进出其所,办公所在处于隐密之处,国家大事,都由此参于管理,自~~~~~~~~~,皇帝的旨译,不体现在内阁,而是军机处,其作用相当于一个隐密的中央政府。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分析图中明代所示政府构架演变的时间及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军机处设置的时间及其影响。

(3)从材料一到材料二的变化,从根本上反映了什么趋势?

2017-12-09更新 | 35次组卷
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推荐2】某班历史课围绕“中国古代的皇帝制度”展开研究性学习,请你参与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   宰相之职,佐天下总百官、治万事,其任重矣。然自汉以来,位号不同,而唐氏宰相,名尤不正。初,唐因隋之制,以三省之长中书令、侍中、尚书令共议国政,此宰相职也。其后,以太宗尝为尚书令,臣下避不敢居其职,由是仆射为尚书省长官,与侍中、中书令号为宰相,其品位既崇,不欲请以授人,故常以他官居宰相职,而假以他名。自太宗时,杜淹以吏部尚书参议朝政,魏征以秘书监参政,其后或曰“参议得失”“参知政事”之类,其名非一,皆宰相之职。

——(宋)欧阳修《新唐书.职官志》

材料二   国初定制,设议政王大臣数员,皆以满臣充之。凡军国事务不由内阁票发者,皆交议政大臣会议。每朝期,坐中左门外会议,如坐朝仪。雍正中设立军机处。议政之权遂微,然犹存其名,以为满大臣兼衔。乾隆壬子,纯皇帝特旨裁之。

——(清)昭裢《啸亭杂录.议政大臣》


(1)材料一反映了隋唐时期宰相制度具有怎样的特点?材料二反映了清初议政王大臣会议的权力如何?根据议政王大臣会议权力演变的过程说明其权力发生了怎样的转移?
(2)综合上述内容,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隋唐、宋、明是如何强化皇权的?
2020-11-30更新 | 48次组卷
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3】制度创新是人类社会发展进步的重要体现。阅读下列有关我国古代政治制度的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图一秦疆域图

图二汉朝

图三元朝

(1)读图一,秦朝是怎样加强对地方的管辖的?这一管理制度有何特点?
(2)读图二,西汉初年地方行政设置与秦朝的主要区别是什么?导致了什么问题?
(3)读图三,元朝在地方管理上实行了什么制度?这种地方管理体制的实施有何意义?

材料二   以下三幅图片是中国三个朝代的中央机构示意图,读后请回答:



(4)图四反映的政治制度的核心特点是什么?与图四相比,图五反映的政治制度有何重大变化?这一制度的实行有什么意义?
(5)与图五相比,图六反映的政治制度有何变化?
(6)综合材料一和材料二,概括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发展趋势。
2019-09-05更新 | 55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