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历史综合库 > 经济史(旧) > 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 > 商业和城市的发展 > 商业的发展 > 明清的商业
题型:单选题-单题 难度:0.85 引用次数:145 题号:7547976
明朝中期以后,京城及江南地区,雕印出版个人著作之风盛行,有人谑称:“老童(生)低秀(才),胸无墨、眼无丁者,无不刻一文稿以为交游酒食之资。”士大夫间也流行将书籍作为礼物。这些现象说明当时
A.学术文化水平迅速提升
B.士人的地位显著提高
C.印刷技术有进一步突破
D.崇尚文化的氛围浓厚
【知识点】 明清的商业 解读

相似题推荐

单选题-单题 | 较易 (0.85)
名校
【推荐1】明代,江南的各个市镇把村、乡与县城、府城联为一体。大体而言.江南市镇网络以间距十二里至二十四里为常见模式。如此密布的市镇网络在促进地区分工协作、商品集散、把地区产业纳入全国等方面,发挥了巨大作用。这可以用来说明当时
A.经济重心开始由北方转移到南方
B.江南地区稀疏地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
C.商品经济发展助推经济格局调整
D.专业化生产在全国已经居于主导地位
2021-03-20更新 | 267次组卷
单选题-单题 | 较易 (0.85)
名校
【推荐2】明朝有人这样描述:“燕、赵、秦、晋、齐、梁、江淮之货,日夜商贩而南;蛮海闽广、豫章、楚、瓯越、新安之货,日夜商贩而北。”这反映了当时
A.商品流通范围扩大
B.海外贸易逐渐兴盛
C.经济重心开始南移
D.货币经济占据主导
2019-04-18更新 | 143次组卷
单选题-单题 | 较易 (0.85)
名校
【推荐3】宋代有句民谚是“苏湖熟,天下足”,到了明代中后期变成了“湖广熟,天下足”,明清时期江浙地区成为了粮食进口省份,对这一现象解读合理的是
A.江浙地区农业出现转型B.经济重心在明清继续南移
C.湖广地区成为经济中心D.江浙地区出现了经济困难
2020-05-17更新 | 68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