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历史综合库 > 文化史(旧) > 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 > 新文化运动与马克思主义的传播 > 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
题型:单选题-单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101 题号:7550631
徐中约在《中国近代史》中说:“在中国,胡适是实用主义的主将,他不遗余力地提倡研究和解决实际问题,‘一点一滴’进化式改善中国。李大钊与他之后不久的陈独秀,则主张效仿苏俄的形式,进行直接和彻底的政治社会转型”。二者的争论
A.宣传了西方资产阶级学说
B.使中国社会完成了社会转型
C.消除了救亡方式上的分歧
D.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准备条件

相似题推荐

单选题-单题 | 适中 (0.65)
【推荐1】1920 年 5 月 1 日,北京、上海、广州、九江、唐山等各城市的工人、群众纷纷举行了集会游行,《北京大学学生周刊》《新青年》等杂志纷纷出版“劳动节纪念专号”,发表了李大钊、陈独秀的《五一运动史》《劳动者底觉悟》等文章,这是中国首次纪念五一国际劳动节。这种现象表明
A.中国工人运动成为世界无产阶级革命的一部分
B.推进中国民主革命发展的社会条件逐渐成熟
C.马克思主义已经成为工人运动的指导思想
D.中国工人阶级已经作为独立政治力量登上政治舞台
2020-04-06更新 | 243次组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 (0.65)
【推荐2】五四运动后期,李大钊指出:“大凡一个主义,都有理想与实用两个方面”,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与本国的具体问题的解决“有不能十分分离的关系”。材料表明
A.马克思主义已成为新文化运动的主流
B.李大钊重视马克思主义自身的理论体系
C.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具有实用性
D.李大钊迈出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第一步
2018-09-26更新 | 419次组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 (0.65)
【推荐3】五四运动以后,李大钊、陈独秀等人由传播民主与科学转而宣传马克思主义思想。这一历史现象表明
A.民主与科学不符合中国的国情B.马克思主义是完美无缺的思想
C.无产阶级普遍接受马克思主义D.无政府主义等在中国影响很小
2021-04-06更新 | 27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