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历史综合库 > 经济史(旧) > 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 > 发达的古代农业 > 精耕细作的传统农业 > 水利、灌溉、施肥、育种
题型:单选题-单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209 题号:7573139
王国维《西域井渠考》:“西域本无此法,及汉通西域,以塞外乏水,且沙土善崩,故以井渠法施之塞下。”材料所说的井渠是
A.战国时期郑国主持开凿而成
B.汉代关中农民所创造
C.今流行于新疆一带的灌溉工具
D.东汉南阳太守杜诗所发明

相似题推荐

单选题-单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1】“种麦得时,无不善”;“早种则虫而有节,晚种则穗小而少实”;“桑葚赤,可种大豆”;“凡种大、小麦,得白露节,可种薄田,秋分种中田,后十日种美田”。这表明中国古代
A.区域农业比较发达B.传统农业的生产经验丰富
C.政府提倡精耕细作D.农作物种类有了明显增多
2020-01-04更新 | 528次组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2】精耕细作是我国传统农业经济的基本特征。下列的农业生产工具或技术出现时间最晚的是()
A.耧车B.筒车C.耦犁D.翻车
2017-04-14更新 | 160次组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3】两宋时期江浙地区是全国的粮食倚重之地,而到明清时期,原为“稻米之乡"的江苏嘉定县不产米,仰食四方;浙江吴会(今绍兴)仰食于盛产稻谷的江西赣州,这种变化说明江浙地区。
A.农业经营发生变化
B.农业发展极不平衡
C.长途贸易得到发展
D.经济重心地位加强
2018-09-08更新 | 56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