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历史综合库 > 政治史(旧) >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 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 > 选官制度 > 科举制
题型:单选题-单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403 题号:7609923
北宋欧阳修曾上奏朝廷,指出科举制应“以谓王者无外,天下一家,故不问东西南北之人,尽聚诸路贡士,混合为一,而惟材是择”。据此可知他主张科举考试应
A.体现地域差异
B.严格等级出身
C.统一选拔标准
D.确保公平公正
【知识点】 科举制解读

相似题推荐

单选题-单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1】唐代有应举人预投省卷和行卷的做法,目的在于使考官了解应举人平日所学,以避免仅由一次考试定取舍可能造成的失误,统称“公卷”。宋仁宗罢公卷,至此国家统一文化考试以外的干扰因素,尽行废去,此举
A.打击了庶族政治力量
B.消除了科举考试中的舞弊行为
C.有利于实现公平公正
D.强化了国家对地方政权的控制
2019-05-06更新 | 120次组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2】美国学者G罗兹曼认为:“科举曾充当过传统中国的社会和政治动力的枢纽。这种考试是为维持儒家的国家正统的运作需要而设计的,是授予特权和打通向上层社会流动的手段,构成了社会理想的中国模式。”这是因为科举制的实施
A.提升了政府官员的文化素质
B.体现了公正唯贤的选才标准
C.有利于强化专制和集权政治
D.促进了教育文化事业的发展
2016-11-27更新 | 342次组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3】中国古代官吏的选拔经历了“世官制—察举制—九品中正制—科举制”的过程。下列说法与“科举制”相一致的是
A.“立嫡以长不以贤”
B.“世胄蹑高位,英雄沉下僚”
C.“举秀才,不知书;察孝廉,父别居”
D.“平民社会,穷苦子弟,栖身僧寺,十年寒窗,也可跃登上第”
2017-10-29更新 | 120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