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历史综合库 > 文化史(旧) > 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及其发展 > 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 > 文艺复兴 > 文艺复兴的影响
题型:材料分析题 难度:0.85 引用次数:53 题号:7610170
精神活动的变革和更新,不仅对于社会的发展和进步具有先导意义,更重要的是使文明的生命生机勃勃,香火不断。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欧洲文艺复兴的策源地在意大利,宗教改革的故乡在德国,启蒙运动的中心在法国,决非偶然,它们显然是由各自深刻而特定的社会历史条件所决定的。

——自董小燕《西方文明:精神与制度的变迁》

材料二   意大利人文主义者阿尔贝蒂认为,财富的日益增长是家庭幸福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一个家庭应当修建和装饰自己的房子,拥有珍贵的书籍和健壮的马匹。加尔文认为基督教学说必须适应经济生活的需要,每一个基督徒都可以通过自己在现世的勤奋劳作与成功来证明自己是上帝的“选民”。启蒙运动时期,法国有学者认为,经济也存在一套自然法则,那就是供给与需求。当政府对经济行为干预最小之时,这些法则运行得最好。

——摘编自裔昭印主编《世界文化史》(增订版)


完成下列要求:
(1)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材料一中“各自深刻而特定的社会历史条件”分别是什么?
(2)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材料二的基本观点及其听体现的共同精神。
(3)有学者认为,物质活动是文化观念变迁的基础,同时文化观念也制约并引导着物质活动。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试以14〜16世纪西欧的史实加以说明。

相似题推荐

材料分析题 | 较易 (0.85)
名校
【推荐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意大利城市繁荣,文化充分发展,从而催生出了文艺复兴。文艺复兴“Renaissance”这个词来自意大利语“rinascere”,意思是再生、复兴。托斯卡纳以其独特面貌与佛罗伦萨历史中心的背景,将文艺复兴从佛罗伦萨扩展到整个意大利。佛罗伦萨在15世纪时达到全盛。西方在中世纪时把上帝和彼世作为思想的中心,文艺复兴则把注意力集中在人和现实世界上。

——摘编自【法】德尼兹·加亚尔等《欧洲史》

材料二   发源于意大利,随后扩展到整个欧洲的文艺复兴运动,把人们的兴趣从天国拉回到了“尘世”,借“复兴”之名“复活”,即再现在古代希腊自由天地中生存过的人。在中世纪,对自然界进行过多研究基本上是不被允许的。而在人文主义者看来,既然自然界是上帝的作品,那研究自然界同样可以达到赞美上帝的目的。它使学者们从“一个针尖上可以站多少个天使”之类的烦琐争论转向了对自然界的实际探索。这一时期正是近代科学革命风起云涌之时,众多学科取得了突破性进展。

——摘编自李建珊等《欧洲科技文化史论》

(1)结合材料一、二和所学知识,分析意大利成为文艺复兴发源地所具备的条件。
(2)结合材料一、二和所学知识,指出文艺复兴的核心思想及其历史作用。
2022-07-12更新 | 159次组卷
材料分析题 | 较易 (0.85)
名校
【推荐2】法国学者拉布鲁斯指出:“载入科学技术史册的,不仅有创造与发现的智力和个人因素,而且还有传播这种创造和发现的社会现象。”阅读材料:

材料一   为什么这一划时代的发展(科学革命)会出现在西方呢?一个原因在于文艺复兴的人文主义学术成就。学者和艺术家……不再希望通过穆斯林和经院哲学家的变形眼镜来看古人,而是直接求助于原始资料,亲自掘起雕像、阅读原文。……若无西欧的缩小匠人与学者之间的鸿沟的有利的社会环境,人类学识上的这些成果独自原不可能引起科学革命。匠人在文艺复兴期间并不象在古典时代和中世纪时代那样受鄙视。

——【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二   (16世纪)基督教传统的衰落是许多因素起作用的结果:首先是科学发展,其次是新科学事实的发现,第三,也是最重要的,在社会革命的冲击下,宗教内部从信仰到行动都发生了一场大革命。……一旦教徒的观念发生了变化,他们也会和世人一样,对阻碍科学发展的障碍进行批评或反对……

——李思孟,宋子良《科学技术史》

材料三   十七世纪的科学工作十分成功,但其成就的性质殊出意外。……人们开始把牛顿的方法十分不恰当地应用于整个自然科学中去,甚至应用到神学和伦理学中去。认为人类单凭理性和计算就可以解决一切问题的想法是十八世纪哲学的指导思想之一,它已经远远地超出了科学思想的范围。……十八世纪变成了一个理性的世纪,虔诚而保守的牛顿成为法国大革命的先驱。

——【英】J.D.贝尔纳《科学的社会功能》


请回答: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原始资料”指的是什么?“科学革命”为什么能够在文艺复兴时代发生?
(2)据上述材料并结合14-18世纪世界史相关史实,围绕近代思想文化运动与科学发展的关系这一主题写一篇小论文。(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论证充分;逻辑严密;表述清楚;250字左右。)
2019-01-28更新 | 109次组卷
材料分析题 | 较易 (0.85)
【推荐3】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1506年1月,在意大利出土了古希腊的雕塑名作《拉奥孔》。它的出土,震动一时,被推崇为世上最完美的作品。

材料二   第36条每一个真诚悔改的基督徒,即使没有赎罪券,也同样可以得赦罪或免罪。

——九十五条论纲

材料三   “不承认任何外界的权威,不管这种权威是什么样子的。宗教、自然观、社会、国家制度,一切都受到最无情的批判;一切都必须是在理性的法庭面前为自己的存在作辩护或者放弃存在的权利。思维着的悟性成为衡量一切的唯一尺度。从今以后,迷信、偏私、特权和压迫,必将为永恒的真理,为永恒的正义,为基于自然的平等和不可剥夺的人权所排挤。”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指出当时意大利主要流行的社会思潮是什么?《拉奥孔》的出土为什么会引起震动?
(2)材料二标志什么事件开始?
(3)材料三中的思想家高举的理论旗帜是什么?为构建正义平等的新社会,法国的启蒙思想家分别提出“三权分立”和“人民主权”学说,请写出这两位思想家的名字。
(4)根据以上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用关键词概括人文主义发展的阶段特征。
2019-10-21更新 | 42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