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历史综合库 > 文化史(旧) > 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 > 汉字、书画和戏曲艺术 > 汉字与书法艺术 > 中国古代文字的演变历程
题型:单选题-单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36 题号:7700780
1922年12月间,洛阳城东南三十里发现三国曹魏时期《三体石经》的《春秋·僖公·文公》残石。经文中的每个字均用先秦古文、小篆、隶书三种字体刻写。这反映了
A.当时流行这三种字体
B.书法艺术已经走向成熟
C.汉字演变的历史过程
D.当时统一文字的努力

相似题推荐

单选题-单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1】由表中的材料可见,古代文明的早期发展具有
        
两河流域文明楔形文字、60进制、《汉谟拉比法典》
古埃及文明象形文字、太阳历、莎草纸
中华文明丝麻纺织技术、甲骨文、青铜器
A.延续性B.多元性C.关联性D.同步性
2021-09-09更新 | 182次组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 (0.65)
【推荐2】下列汉字形体的演变顺序正确的是
A.甲骨文—小篆—楷书—隶书
B.甲骨文—隶书—小篆—楷书
C.甲骨文—小篆—隶书—楷书
D.甲骨文—隶书—楷书—小篆
2018-11-12更新 | 41次组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3】“甲骨文的美术性格使书写者和读者都能发挥其想象力,创造新的审美享受和思想境界,能使同一文字互相会意,正好弥补了中国地大、方言甚多这种语音上的缺陷。”该观点意在说明甲骨文
A.有利于统一文化的形成B.加速了周边民族的汉化
C.有助于中央集权的巩固D.消除了区域交流的障碍
2020-06-03更新 | 498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