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历史综合库 > 史学热点 > 文化类热点 > 中国梦·探索之路
题型:单选题-单题 难度:0.4 引用次数:116 题号:7737164
历史学家黄克武认为,对于中国传统下思索解决专制问题的士大夫来说,(清末民初)西方民主制度的传入,无疑提供了一个有数的制度来实现固有的“民本论”“上下一体”与“天下为公”的政治理想,可以让中国重返有如三代之盛世。材料说明
A.清末进步思潮与西方民主在本质上是相同的
B.国人接纳西方民主有传统渊源
C.清末士大夫敢于构想一种崭新的制度
D.中国传统文化中蕴含有民主传统
【知识点】 中国梦·探索之路

相似题推荐

单选题-单题 | 较难 (0.4)
名校
【推荐1】19世纪60年代以前,清廷认为迁居海外无异于“弃绝王化”,不仅禁止移民,而且对回国者严加制裁。1877年,清廷任命当地华侨领袖为新加坡首任领事,并于1893年正式解除了“华侨海禁”。造成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在于清廷
A.对地方控制能力不断下降B.受制于列强政治裹挟
C.对华侨经济实力有所考量D.不堪巨额赔款之重负
2020-03-24更新 | 836次组卷
单选题-单题 | 较难 (0.4)
名校
【推荐2】近代向西方学习思潮作为一个大系统,其中有地主阶级改革派的“开眼看世界”思潮,农民革命派的绝对平均主义思想,洋务派的“自强”“求富”变革意图,资产阶级维新派的君主立宪的“舶来品”,资产阶级革命派的民主共和尝试,激进民主主义者的“科学与民主”并行。这些思潮和主张
A.借鉴了西学思想的内涵B.传承了传统的文化意识
C.体现了时代变迁的特征D.反映了学习方向的改变
2020-10-17更新 | 105次组卷
单选题-单题 | 较难 (0.4)
【推荐3】1903年,梁启超受美国人马汉《海权论》的影响,发表《论太平洋海权及中国前途》一文,强调“所谓帝国主义者,语其实则商国主义也。商业势力之消长,实与海上权力之兴败为缘,故欲伸国力于世界,必以争海权为第一义。”这反映出
A.梁启超的维新思想发生质变B.社会精英对国家命运的关注
C.民国时期海权意识逐渐兴起D.美国对中国的军事扩张加剧
2021-05-05更新 | 137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