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历史综合库 > 选修(旧) > 探索历史的奥秘 > 历史和历史的“重现”
题型:单选题-单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38 题号:7748802
《汉书·西域传》记载:“汉兴至于孝武,事征四夷……而张骞始开西域之迹。”1934年,中瑞考察团在新疆发掘小河五号墓地(距今(2019年)四千年),采集到近500粒白色小珠,经科学检测其材料为只见于我国东南沿海海域的海菊贝壳。这表明
A.西域与中原的联系始于张骞时期
B.夏朝时西域与东南沿海交往频繁
C.考古资料可以改变文献资料的结论
D.考古资料比文献资料更具史学价值

相似题推荐

单选题-单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1】20世纪50年代后期,北京市向知识分子发放“高脑油”(高级脑力劳动者补助油)。关于发放的时间和定量,有以下记述:
发放时间每人每月定量出处
1954年7月开始1.5斤北京市档案馆票证展览中的文字介绍
为予以说明1斤《北京粮食工作》
1957年11月17日开始1.5斤《中国商业四十年》
1957年12月1日之前1斤北京市档案馆藏《北京市食油供应办法》文件

据此可知,关于“高脑油”的发放
A.展览的文字介绍真实可靠
B.两部经济著作的记述完全一致
C.馆藏的原始文件更为可信
D.现有史料无法证明其是否实行
2019-06-14更新 | 363次组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 (0.65)
【推荐2】古时官场座次尊卑有别,十分严格。据《史记·项羽本纪》记载,在鸿门宴上,“项王、项伯东向坐;亚父(范增)南向坐:沛公北向坐;张良西向侍。”按照由尊至卑的顺序排列,依次应该是
A.项王、项伯、亚父、沛公、张良B.亚父、项王、项伯、沛公、张良
C.亚父、项王、项伯、张良、沛公D.项王、项伯、沛公、亚父、张良
2016-11-18更新 | 249次组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 (0.64)
名校
【推荐3】历史学家陈旭麓在《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中写道:“那个时候的中国,天下滔滔,多的是泥古而顽梗的士人……如果没有‘中体’作为前提,‘西用’无所依托,它在中国是进不了门,落不了户的。”陈先生评价历史事物的方法是(     
A.阶级斗争分析法B.“三个有利于”标准
C.把历史事物放在特定的历史环境中D.人民是创造历史的主体
2012-02-20更新 | 742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