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历史综合库 > 经济史(旧) > 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 > 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 > 经济全球化迅速发展及问题 > 经济全球化的原因、过程和表现
题型:材料分析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25 题号:7751275
科学技术促进了人类社会发展,改变着整个世界;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科技与生活二次科技革命的成果在泰坦尼克号身上得到了充分的展示。比如航行过程中不断传输的电报,是利用电流交替地通电和切断产生不同的信号,从而达到传递信息目的的新工具;再比如船上的电话、电灯、无线电通讯,都让航海业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船和船,船和陆地之间不再遥远。泰坦尼克号在撞上冰山后,就曾利用无线电讯息向周围船只求救.

——《纪念泰坦尼克号遇难100周年》

材料二科技与扩张“新帝国主义”一词是颇有道理的,因为这种19世纪后期的欧洲扩张就它对殖民地和附属地的影响而言,完全是前所未有的。虽然罗马通过掠夺、通过收集主要以粮食为形式的贡物,简单、直接地剥削其殖民地,但是,它的剥削并不特别地影响殖民地的经济生活和结构。殖民地继续以与过去相同的方式生产几乎同样的粮食和手工艺品。将这种帝国主义与后来侵扰并改造整块整块大陆的那种帝国主义相比,就象将一把铲子与一台蒸汽挖掘机相比。

——斯塔夫理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三科技与全球化技术是经济全球化的基础,凭借全球性技术而形成的经济、军事力量,无疑会为掌握这些力量的国家带来巨大的利益。准确地说,全球化将处在掌握全球性技术力量的国家指导之下

——赵英《技术演进与全球化》


(1)写出材料一中在“泰坦尼克”上所体现的科技成果,并简述其对人类社会生活带来的影响。
(2)根据材料二归纳两种“帝国主义”的区别
(3)材料三中反映推动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因素是什么?结合材料一、二、三,谈谈科技对社会发展的认识。

相似题推荐

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推荐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经济全球化是一种不可避免的趋势,在这一历史过程中,各国家、各民族的文化交流也会越来越密切,但这决不意味着各种文化之间的差异会逐渐消除……事实上,对于大多数非西方世界的人们来说,源于美国的大众消费文化在全球扩散过程中正在日益失去美国的印痕而成为一种普世性的东西。牛仔裤、麦当劳、好莱坞大片等等大众文化产品,一旦为非西方世界的人们所接受,它们似乎就与美国的价值观念和文化精神失去了联系,成为一种不带有任何特殊文化标记的人类共同产品。

——摘编自刘小英《经济全球化与文化多元化的对立统一关系》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分析推动全球贸易网形成的原因是什么?
2022-07-21更新 | 31次组卷
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2】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由于贸易、传教士和殖民者的工作,南北美洲迅速被打上欧洲附庸的烙印。……在英国、西班牙和葡萄牙的殖民地,采矿业和种植农业的发展使对劳动力的需求大量增加……这个问题16世纪时由于非洲黑人的输入而得到解决。

——伯恩斯《世界文明史》

材料二   “(第一次工业革命)不断扩大产品销路的需要,驱使资产阶级奔走于全球各地。”。资产阶级运用产业革命造就的廉价商品,利用先进的洋枪洋炮,叩开了闭关自守的古老国家的大门。

“(第二次工业革命)资本输出使输入地区人民受到沉重剥削。……国际垄断同盟形成,它们在经济上分割世界……对经济全球化进程起了不可忽视的作用。”

——陈钦庄、计翔翔等《世界文明史简编》

材料三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自1945年成立以来,不断推动市场经济、自由贸易和高增长率……美国的政治家和商业领袖还想建立一套适合自己利益的国际贸易体系……在过去的25年间,合作场景的变化已经导致了大约5万家全球公司的诞生……以寻求尽可能低的运作成本。

——杰里·本特利等《简明新全球史》

材料四   据《北京日报》有一篇文章指出,医疗废物和电子垃圾等有毒废弃物“出口”发展中国家早已不是新鲜事。《泰晤士报》说,索马里、加纳、尼日利亚等非洲国家已经成为西方国家的“垃圾倾倒场”,古巴前领导人菲德尔·卡斯特罗则认为“由于不公正的国际经济秩序,经济全球化并没有使广大的发展中国家从中受益,反而造成……富国愈富,穷国愈穷”。

——据新闻报道整理


(1)根据材料一指出推动世界市场形成的途径有哪些。
(2)根据材料二,指出两次工业革命后对世界市场的形成有何影响。
(3)据材料三、四,概括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的表现及经济全球化带来的问题。
2021-11-19更新 | 77次组卷
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推荐3】在历史发展的长河中,人类文明在相互融合,也在艰难曲折中演变。阅读材料:
材料一 中国农村原本是一个自治的社会,“皇权不下县,县下是宗族,宗族皆自治,自治出于伦理”,几千年来都是如此。广大农民“交了粮,自由王”,强制他们的力量也并不多。相反,小农们对封建国家有很强的约束力,直接决定着社会的治乱、经济的衰荣,是影响统治者效用函数最重要的变量。                    ——李成贵《国家、利益集团与三农困境》
(1)根据材料一的内容,分析决定“中国农村原本是一个自治的社会”的经济根源是什么?材料中作者认为中国古代农民“交了粮,自由王”,你赞同这一观点吗?简要说明理由。
材料二 由于生产技术和社会组织方式发生了重大变革,而使人与自然、人与人的关系及相关的文化价值体系发生了根本性变化,即为文明转型。例如一万年前,在人口和资源的压力下,人类从渔猎采集文明向游牧、农耕文明转型,标志性的技术突破是青铜器和铁器的出现。
两千多年前,中国经过春秋战国五百多年的混乱,完成了第一次文明转型。即“铁制农具+小农经济+君主官僚体制+儒道法意识形态”的中国传统文明终于成型。
几百年前,欧洲农耕文明的发展也面临着人口与资源的激烈矛盾。后来,西方文明出现新的转型,开始了文艺复兴,发明了蒸汽机,展开了一场人类对自然更大的征服运动……经过几百年的内外战争,逐步建立起了以自由企业为中心的自由民主政体……     
——潘岳《可持续发展与文明转型》
(2)根据材料二及所学知识,简述人类由低级文明向高级文明的演进过程。分析影响文明转型的因素最主要有哪些?
材料三 为获取资源与市场,工业文明的先导国家以枪炮打开了地球上一切民族和国家的大门,迫使一切后进民族走向工业化之路。近代中国,为实现民族的平等和国家的发展,进入了由农耕文明向工业文明的转型期,百年动荡,内忧外患,血流成河。                  
——潘岳《可持续发展与文明转型》
(3)19世纪中期至19世纪末,“心满意足的中国人”由“注视过去”到“开眼看世界”。试从经济、政治、思想文化等角度,分析这一时期,近代西方文明对中国近代社会发展的影响包括哪些方面?
材料四:16一19世纪英国城市人口占总人口比例(%)
年 代
1600
1670
1750
1801
1851
城市人口占总人口比例
8.25
13.5
21.0
27.5
51.0

                                                     
——摘自谷延方《重评圈地运动与英国城市化》
(4)据材料四指出近代英国的发展趋势,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主要因素。
材料五 当前,全人类正共同面临着一场新的文明转型,如果没有新技术的革命性突破,如果没有新的全球资源配置体系的革新,人与自然和人与人的矛盾将会迅速激化,人类就有可能越不过这次文明转型的门槛。                                                                        
——潘岳《可持续发展与文明转型》
(5)进入20世纪末21世纪初,人类文明在政治、经济方面出现了什么趋势?谈一谈今天我们应该怎样应对“新的文明转型”?
2019-01-30更新 | 986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