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历史综合库 > 政治史(旧) > 近代西方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的确立与发展 > 美国共和制的确立与巩固 > 1787年宪法 > 1787年宪法的背景、内容和原则
题型:材料分析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51 题号:7773271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1787年出席美国制宪会议的有55名代表,其中14人从事土地投机,24人从事高利贷活动,11人从事制造和造船业,40人为债券持有者,15人为奴隶主……他们代表了不同的利益集团别来自南方和北方,大州和小州……经过4个月的闭门会议和激烈争论,最终还是达成了妥协。因此美国1787年宪法能够体现各方的利益和要求,制定之后各方都能认真遵守,虽200多年依然如此。

材料二 (美国)国会拥有国家意义上的最高权力,这种权力可以制裁以州为基础的派别活动,防止州与州之间的恶性竞争,并将为各州的民主政体提供有力的保障。同时宪法也让各州以种种方式保留了自己的主权……国会制定法律,但总统可以否决之,最高法院可以宣布经国会通过并经总统签署的法律违宪,但总统经参议院批准任命最高法院的法官;总统执行法律,但必须由国会给予财政支持……任何法案必须经两院批准才能生效,故参议院和众院议在制定法律过程中互有对于另一方的绝对否决权。

——马克垚《世界文明史》

材料三 美国的民主……是人们通过许许多多的“妥协”来完成的,而任何成功的妥协,都既需要足够的气度,也需要高超的技巧。学者们一般以“三大妥协”来概括费城制宪会议,这就是大州与小州就国会代表权达成的妥协,北部与南部就税收和代表权上如何计算奴隶人数达成的妥协,以及北部与南部就管理对外贸易和征税达成的妥协……事实上,整个现代民主政治都是妥协的产物。因此也可以说,一个民族不善于妥协,就不可能走向真正的民主。

——马克垚《世界文明史》


(1)材料二反映了美国各种政治权力之间怎样的一种关系?根据材料一、二,简述其具体表现。
(2)概括指出材料三的观点。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举两例加以说明。

相似题推荐

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1】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当转型的准备工作完成后,现代化的第一步是在政治领域首先迈出的,这就标志着现代化的开始。……一个人的绝对权力阻碍了国家的发展,不限制这种权力,国家便无法进步。克服专制王权于是成了继续前进的条件,在这个时候,谁先克服专制王权,谁就先迈出现代化的第一步。

——钱乘旦《世界近现代史的主线是现代化》

材料二   很显然美国邦联政体是不符合和美利坚人民的利益,只有建立一个强有力的中央政府才能符合人民的利益。但美利坚必须要克服四对矛盾,即联邦与各州、大州与小州、联邦政府部门间、南方州与北方州之间的矛盾,于是用宪法巩固了这种政体,基本以妥协的方式解决了上述争议。

材料三   第十一条   ……皇帝在国际关系上为帝国的代表,以帝国的名义宣战与媾和。……第十五条   联邦议会的主席职位及其事务的领导权属于皇帝任命的帝国宰相。

材料四   共和国的立法权由众议院和参议院两院行使。参议院由间接选举产生,众议院通过普选方式产生。行政权由总统和内阁掌握,总统和内阁部长共同向议会负责。总统是国家元首和军队的最高统帅,并与参众两院议员共有创议法律之权,总统在征得参议院同意后,可解散尚未届满的众议院,总统的命令须经其任命的各内阁部长副署。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英国“克服专制王权”的措施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美国是如何解决联邦与各州、大州与小州、联邦政府部门间的矛盾的?体现了宪法的哪些原则?
(3)依据材料三、四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两段史料分别出自哪部文献?指出两国的政体、元首产生方式及其权力中心。
2018-03-01更新 | 59次组卷
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推荐2】“制度的创新”
社会制度创新是推动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举措。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下图是中国古代一项重要的政治制度的结构图示。

材料二:第3表 债权人可将无力偿还的债务人交付法庭判决,直到将其戴上足枷、手铐,甚至杀死或卖之为奴。
第5表 死者的财产需按其遗嘱进行处理。
第8表 凡故意伤人肢体而又未能取得调节时,则伤人者也需受到同样的伤害。不过,如有人打断自由人的骨头,他需要付300阿司罚金;如被打折骨头的是奴隶,罚金可以减半。
材料三:1787年宪法规定了横向的立法、行政、司法三个机关之间的权力的分立和纵向的联邦与州之间的权力的分立。……政府结构使权力为公众福利和正义的目的有效行使其管理职能,同时又保持对权力的优良控制,实现公共权力与公民权利的平衡,管理与控权的动态平衡,这是分权和制约的归宿。                      ——范亚峰《华盛顿的宪政思想》
材料四:孙中山是中国近代政治文明——共和制的重要催生人。他的学说是“内审中国之情势,外察世界之潮流,兼收众长,益以创新”。       ——《中华文明史》第4卷
(1)材料一所示的是中国古代哪一项政治制度?其确立于哪一历史时期?
(2)材料二的内容出自哪部法律的规定?从材料可知此法律包含哪些核心内容?
(3)材料三体现了什么原则?用史实说明1787年宪法是否实现了“为公众福利和正义的目的有效行使其管理职能”?
(4)如何理解材料四对孙中山学说的评价?为什么说他是“共和制的重要催生人”?
2016-11-27更新 | 362次组卷
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推荐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面对经济危机,上任伊始的罗斯福先后向国会提出数十个法案,引起了最高法院的强烈不满,频频以“违宪”要求罗斯福撤回提案。但奇特的是,拥有立法权的国会并未弹劾总统,而是巧妙地成立特别委员会,在配合法案实施的同时牵制总统权力。……20世纪三十年代,美国国会共成立各类委员会50多个,有效发挥了“国会决策中枢”的功能,为美国渡过难关做出了重要贡献。

——摘编自魏汝明《浅析美国国会委员会制度》

材料二   行政机关在收集和处理有关紧急问题的信息方面更有优势。……行政机关的专业人员很多,行政部门的科层制也使得信息能够得到较好的保密……国会则是背景身份各异的一群人的集合体,往往面临着制度经济学中所说的集体行动的难题。行政机关可以“虚虚实实”通过信息的隐藏和保密来向敌人和对手传递虚假信号,在斗争或谈判中取得优势地位,而国会和法院则由于人多耳杂,很难设计和运用精巧的权谋。……宪法中的一些条款还授予了总统特殊的权力和职责,这些条款为行政权突破正常状态下的行政权力边界提供了有力的法律武器。

——摘编自丁晓东《法律能规制紧急状态吗?》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美国政府权力结构的突出特点,并分析罗斯福没有遭到国会弹劾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分析影响美国行政权力变化的因素,并结合以上材料和所学知识加以评价。
2020-07-03更新 | 87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