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历史综合库 > 文化史(旧) > 现代中国的科技、教育与文学艺术 > “百花齐放、百家争鸣” > “双百”方针的提出与破坏 > “双百”方针的提出与实践
题型:单选题-单题 难度:0.85 引用次数:47 题号:7780141
郭沫若鉴于南京附近出土的东晋墓石拓片的书体与兰亭序笔迹迥殊而断定兰亭序不是王羲之所写,而高二适则举出种种可靠事实,认为兰亭序的确出于王羲之手笔。当时毛泽东主席支持打这场官司,认为“笔墨官司,有比无好”。毛泽东的意见体现了
A.“长期共存,互相监督”方针
B.“科教兴国”战略
C.“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方针
D.“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精神

相似题推荐

单选题-单题 | 较易 (0.85)
名校
【推荐1】下图为毛泽东关于“双百方针”的题词。该方针产生的社会历史背景是
A.中共“七大”召开
B.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C.社会主义建设逐步展开
D.十一届三中全召开
2019-01-30更新 | 324次组卷
单选题-单题 | 较易 (0.85)
【推荐2】“提倡在文学艺术工作和科学研究工作中有独立思考的自由,有辩论的自由,有创作和批评的自由,有发表自己的意见、坚持自己的意见和保留自己意见的自由”。能够体现这一精神的是
A.“二为”方向
B.三个“面向”
C.“五讲”“四美”
D.“双百”方针
2018-03-23更新 | 82次组卷
单选题-单题 | 较易 (0.85)
【推荐3】据有关统计,1956年一年当中全国性学术会议达50多次,学术论文和报告也达2000篇,都超过以往任何一年。下列哪一方针直接推动了这一局面的出现?
A.“百花齐放”B.“百家争鸣”C.“科教兴国”D.“三个面向”
2018-02-02更新 | 144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