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历史综合库 > 经济史(旧) > 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 > 商业和城市的发展 > 商业的发展 > 明清的商业
题型:单选题-单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58 题号:7790773
曹雪芹在《红楼梦》中写道,宝玉身上穿着荔枝色哆罗呢的天马箭袖……宝玉的俄罗斯国出品的“雀金呢”……凤姐的大红洋绉的小袄儿……冯紫英拿来推销的鲛绡帐……抄家时没收的洋灰皮、洋呢、姑绒、天鹅绒等。上述材料反映了雍正年间
A.外国商品普遍进入市民家庭
B.官宦人家使用外国奢侈品
C.进入中国的外国商品主要是纺织品
D.外国商品丰富了中国民众的生活
【知识点】 明清的商业 解读

相似题推荐

单选题-单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1】明清时期,全国各地出现了许多大小商人,他们在各地设会馆、公所,组织商帮,从事各种转贩活动,“因地有无以通贸易,视时丰歉以计屈伸”,“甚则逖而边陲,险而海岛,足迹几遍宇内”。这反映出,明清时期
A.商人社会地位得到提高B.抑商政策有所松弛
C.区域商业中心不断兴起D.商业资本十分活跃
2020-10-23更新 | 53次组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2】据明万历《休宁县志·风俗》记载,安徽商人“藉怀轻赀遍游都会,因地有无以通贸易,视时丰歉以计屈伸。诡而海岛,罕而沙漠。足迹几半禹内”。这说明明代
A.安徽人最善于经商B.区域商人集团形成
C.商业经济非常活跃D.各地经济差距较大
2016-11-27更新 | 429次组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3】明中叶以前,商人在文学作品中多被描述为见利忘义、骄奢淫逸之徒;此后,秉性端庄、诚信有义的商人形象在明清小说中却屡见不鲜。商人形象的变化反映出(  )
A.重农抑商政策名存实亡B.商业道德伦理水准超越前代
C.士人主流价值取向改变D.社会经济变动冲击传统观念
2021-11-02更新 | 135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