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历史综合库 > 史学热点 > 政治类热点 > 教育与选官用人
题型:材料分析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49 题号:7804654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唐朝至宋朝宰相入仕途径简表(部分)

时期宰相总人数进士出身人数其它出身及入仕途径
唐朝武则天7311举荐、行伍、门荫
唐玄宗347
唐肃宗164
五代4624吏职、幕僚、行伍、举荐、门荫等
宋朝北宋7223资荫、摄官、特奏名、纳粟、从军、举荐等
南宋6348

——摘编自王翠《从贵族到庶民--唐宋宰相家庭出身及其入仕途径的比较研究》等

材料二   通常以 1870年6月4日英政府颁布的正式确立公开竞争考试制度的枢密令,作为英国文官制度正式建立的标志。加拿大和美国在英国的影响下,分别于1882年和1883年建立自己的文官制度。西方国家公务员普遍实行两官分途,即将公务员分为政务类公务员与业务类公务员。政务类公务员实行任期制,由民选产生或由政府首脑任命,负责政党政策在政府工作中的贯彻执行;业务类公务员实行常任制,多数通过考试录用,主要负责执行政府的日常业务。西方国家既要坚持政党轮流执政,又要避免政党分赃的贪污腐败现象,因为特别强调业务类公务员需要保持政治中立,必须忠于政府,不得带有党派倾向和其他政治倾向,不得参与党派活动,同时其管理也不受政党干预。

——摘编自倪越《西方文官制度》等


(1)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概括唐朝至宋朝宰相入仕途径变化趋势,并分析其原因。
(2)根据材料一、二和所学知识,指出与中国唐宋选官制度相比,近代西方文官制度的不同之处,并分析近代西方文官制度的作用。
【知识点】 教育与选官用人

相似题推荐

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推荐1】平等是人类的崇高理想,是社会发展的永恒主题。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雅典)公民大会由全体成年男性公民组成,是国家最高权力机关,决定国家法律和政策;议事会议员从公民中抽签产生,主要负责为公民大会准备决议草案,并参与国家日常管理;官员由选举产生,大多一年一任,在任时需接受监督,随时可以被罢免和审判……

——《历史选择性必修1·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

材料二   科举考试是中国古代选拔官员的主要方法。它所一直坚持的是自由报名、公开考试、平等竞争、择优录取的原则,其基本理念是“至公”……可以说,科举制是封建社会的“平民政治”。这在一定程度上打破了皇族及豪强宗法势力对于政治权力的垄断,促进了社会的良性流动,从而扩大了统治阶级政治统治的合法性基础。

——摘编自邹一南《浅谈科举制度对中国社会的影响》

材料三   工业革命带来的生产力水平的大提高导致政府管理职能的膨胀,政府面临着许多新课题:除了维护社会治安、国防、财政、税收等传统事务,还要担负起经济、文化、科技等新的社会事务的管理。……工业资产阶级经济实力的猛增使其政治要求增加。他们要求参与行政管理,要求清除旧制度的弊端,要求社会公职向社会开放,要求机会平等、自由竞争,建立一个廉洁而高效的政府,更大程度地维护他们的既得利益。

——鲍红信《英国近代文官制度的建立》


(1)根据材料一,概括古代雅典官员的选拔与任用的特点。
(2)根据材料二,概括“科举制是封建社会‘平民政治’”的内涵。结合材料及所学知识,总结我国古代自汉以来选官制度的发展趋势。
(3)根据材料三,概括英国文官制度建立的主要原因。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西方文官制度的特点。
2022-03-02更新 | 232次组卷
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2】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宋代至清代我国书院性质状况表

据邓洪波《中国书院史》整理


材料二   清末留学教育高潮出现于废科举、兴学堂的急剧变革中,其发展轨迹深受特定社会文化背景的影响。…废科举前,出国留学者为新学堂青年学生,士绅、官僚及女子留学风气未开。废科举后,留学教育突破社会阶层和年龄、性别的界限,大量负有科举功名者、在职官员、亲贵子弟纷纷远游,女子留学也开始获得一席之地。…20名湖南留日女学生,年龄在20岁以上者13人,其中最大者已48岁,最小者仅14岁。士绅留学生年龄普遍较大。如:蔡元培首次留德已逾不惑之年;入读日本法政大学的进士、举人,平均29.1岁。留学生群体的多样性及文化、年龄层次的差异性对留学课程的选择产生直接影响。…1904年,中国留日1300名学生中,习文科(包括法政、师范和普通科)者达1100余人,学武科者200余人。…1909年清学部举行游学毕业生考试,录用225人,即有168人习法政科(其中出身举贡监者128人),占总数的65.88%。其后几次留学毕业生录用考试,合格者中习法政专业者均占60%以上。                                   

———张亚群《论清末留学教育的发展》


材料三   

——数据来源《中国教育统计年鉴》


(1)根据材料一,概括我国古代书院发展的主要变化。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产生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
(2)依据材料二,概括清末留学教育的特点。
(3)概括材料三的历史信息。综合上述材料,联系不同历史时期的史实,概述中国教育的主要特征。
2018-04-03更新 | 30次组卷
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推荐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近代中国最早的一批留学生是同治十一年(1872年)由清政府派往美国学习军事的30名幼童,以后连续三年又各有30名少年赴美留学(见下表)。此为中国留学第一“波峰”。百名学生是依据先后出任直隶总督兼北洋大臣的曾国藩、李鸿章合奏的“选送幼童赴美办理章程十二条”而派遣的。

留美幼童籍贯分布表

籍贯广东江苏浙江福建安徽山东合计
(第一批)1872243011130
(第二批)1873242400030
(第三批)1874177321030
(第四批)1875198210030
小计84209421120

——据高宗鲁译注《中国幼童留美史一现代化的初探》等整理

材料二   1875年,两江总督沈葆桢派遣福建船政学堂学生去法国学习船政,是为中国学生留学欧洲之始。次年,李鸿章派天津武升去德国学习陆军。甲午战后,张之洞等清朝重臣就认为日本之强在于“变法”,变法人才才要靠留学来培养;而留学又以学习“西方政体”为根本。后来预备“立宪”,一切新政同时举行,需人甚急,所以赴日大批留学生也多学习法政和师范。1899年,清政府派遣学生去去美国和欧洲各国学习实业。清政府规定今后“所有出洋学生均令习实业”。1915年,蔡元培等均号召青年去法国“勤于作工,俭于求学”,学习西方的民主和科学。各地青年处法半工半读者有170余人。民国五年,吴稚晖极力主张“移家就学”,即移一部分中国家庭生活于“世界改良之城邑”,让一部分国人的生活习惯于“世界进取之社会”。于是乎,“一切文物,西洋皆好,中国皆坏”几乎成为自命为中国明达之士的普遍观念。

——摘编自王运来《近代中国留学大势透视》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晚清遣派幼童赴美留学的历史背景,并概括这一时期留学生群体的特点。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近代中国几次留学热潮所呈现的特征,并分析其影响因素。
2021-02-10更新 | 41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