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历史综合库 > 政治史(旧) > 从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到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 > 十月革命 > “十月革命一声炮响” > 十月革命爆发的条件和过程
题型:材料分析题 难度:0.85 引用次数:171 题号:7892208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俄国是后发资本主义国家,1861年刚刚起步,进入20世纪还在慢慢爬坡,和资本主义最高阶段不沾边,与最后的、寄生的、腐朽的资本主义不靠谱。当时产业工人只有300万,占总人口3%,但是比较集中,绝大部分在彼得格勒、乌拉尔、中部工业区,彼得格勒有40万人,占12%,60%是集中在500人以上的企业,这在其他国家是少见的。当时在俄国存在的各种社会矛盾,既包括阶级矛盾、民族矛盾,也包括因俄国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连连战败而激化了的各种社会矛盾。俄国旧有的生产关系已经完全不适应生产力发展的要求,特别是沙皇制度已经成为生产力发展的重要障碍。

——摘编自金雁《十月革命的前因后果》

材料二   由于列宁领导的布尔什维克党在策略上的正确性,能把马克思主义关于无产阶级革命的基本理论同他自己对帝国主义时代特征的预测结合起来,充分利用广大民众对当时社会的不满而引发的革命热情,抓住广大民众对“和平、土地、面包”的强烈渴望和临时政府在政策上的失误,号召大家起来推翻资产阶级临时政府的统治,“全部政权归苏维埃”,从而导致无产阶级夺取政权的成功。

——摘编自金雁《十月革命的前因后果》


(1)根据材料一、二,概括十月革命爆发的原因。
(2)根据以上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十月革命胜利的意义。

相似题推荐

材料分析题 | 较易 (0.85)

【推荐1】阅读下列三幅图片:

请回答:

(1)如果对上述图片事件进行研究性学习,请你为其拟一个研究课题。

(2)三幅图片在历史发展中的里程碑意义分别是什么?

(3)三幅图片说明了当时的革命特点(道路)是什么?

(4)前几年,曾有人建议将列宁的遗体迁出位于莫斯科红场的陵墓,在公墓下葬。这一建议引起朝野争议。如果俄罗斯某报纸就此事让你发表看法,谈谈你的观点。

2017-12-30更新 | 88次组卷
材料分析题 | 较易 (0.85)
【推荐2】十月革命是人类历史前所未有的一场伟大交革。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目前俄国的特点是由革命的第一阶段过渡到革命的第二阶段。第一阶段由于无产阶级的觉悟不高和组织不够,政权落到了资产阶级手中。第二阶段则应当使政权转到无产阶级和贫苦农民手中。这个过渡的特点是:一方面有尽量公开活动的可能;另一方面没有暴力压迫群众的现象,最后群众对这个资本家政府,对这个和平与社会主义的死敌,抱着不觉悟的亲信态度列宁“四月提纲”。

材料二   第一次革命高潮提出的我们党过去宣传的政权归苏维埃的口号,曾使革命和平发展……使小资产阶级逐渐消除其幻想的口号。现在和平发展和使政权无痛苦地转归苏维埃已不可能,因为政权事实上已经转到反革命的资产阶级手中。现在只要仞底消灭反革命资产阶级专政才是正确的口号,只有贫苦农民支持的无产阶级,才能完成这个任务一新高潮的任务。

——《1917年8月俄国社会民主工党(布)的次大会决议》


请回答:
(1)材料一反映了列宁最初主张什么方式夺权?原因是什么?
(2)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布尔什维克党最终夺取政权采取的是什么方式?原因又是什么?
(3)材料二的“第一次革命高潮”和“新高潮”分别指的是什么现象?这两个现象的性质是什么?
2021-01-21更新 | 234次组卷
材料分析题 | 较易 (0.85)
【推荐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材料二   苏联解体后,俄国革命史研究随着历史档案的解密和大量当事人文献的公开获得了新的史料来源。姚海教授的《俄国革命》一书是国内学者依据新史料撰写的第一部全景式考察1917年俄国革命的学术专著。在“最后的冲击”一节中,1024日—25日的事态进程大致按小时叙述,在这一历史场景中,我们知道了:起义过程中共死亡6人,伤50人。攻占冬宫的时间曾一再推迟,最后,晚上940分,“阿芙乐尔号”巡洋舰进行了空弹射击,发出了进攻信号。而此前守卫冬宫的近3000名军官、士官生和妇女突击营女兵已经有一半左右离开了冬宫。“阿芙乐尔号”空炮发出后又有不少士官生和女兵离开了冬宫,当半夜过后起义者进入冬宫时,冬宫的守卫者已大部撤离,余下的也放弃了抵抗。凌晨2点,临时政府部长们所在的二楼会议厅被占领,被逮捕的部长们被押往彼得保罗要塞,十月革命就此成功。

——摘编自余伟民《历史细节中的俄国革命》


(1)分别描述材料一、材料二关于十月革命中攻占冬宫的战斗场景。
(2)你认为以上哪则材料反映的是十月革命真实的战斗场景?说明理由。
2022-06-29更新 | 83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