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历史综合库 > 选修(旧) > 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 第二次世界大战 > 二战爆发的历史背景
题型:材料分析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103 题号:7920372
【历史选修3: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材料:张伯伦推行绥靖政策的时代,正是和平主义成为社会思潮并大肆泛滥的时代。严重的恐战情绪与强烈的和平愿望已经成为一种普遍的社会心理,深深地影响着国家事务和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痛苦回忆使英国公众不希望再有战争,因此,面对纳粹德国的崛起他们不能酝酿出真正备战所必需的心理状态,而是一味地追求和平与安宁.这就是幕尼黑协定的缔结不仅没有遭到人们的坚决抵制,反而引起群众欢呼的根本原因.从一定意义上说,正是这种和平主义的社会典论影响、制约了英国政府的对外政策。从麦克唐纳、鲍德温到张伯伦历届内阁,都把避免战争、维持和平作为其外交活动的基本准则,并把妥协与和解作为稳定欧洲局势,尤其是解决德国问题的主要手段.所不同的是,张伯伦时代的德国已锋芒毕露,而英国却实力渐衰,这就使他更醉心于通过和平方式调节冲突,不顾一切地要避免战争,乃至不惜放弃某些重要的战略地带和牺牲小国利益,以息事宁人,苟且偷安,张伯伦的绥靖政策在慕尼黑达到了登峰造极的地步,他如此致力于避战求和的动机,显然正是风靡于那个时代的和平主义思潮的产物

——摘编自崔瑞连《和平主义与绥靖政策》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20世纪30年代西方国家出现“和平主义”思潮兴起的因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评张伯伦推行的绥靖政策。

相似题推荐

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推荐1】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19383月,德国征服奥地利后不久,希特勒使修改了进攻捷克斯洛伐克的“绿色方案”。德国首先利用捷克斯洛伐克境内的苏台德德意志人党挑起德意志人与捷克人的流血冲突。424日,德国指使苏台德德意志人党领袖亨莱茵向捷克斯洛伐克政府提出了苏台德完全“自治”的八点纲领。为了给捷克斯洛伐克政府施加压力,希特勒下令德军在边界集结,五月危机爆发。捷克斯洛伐克总统决定发布“部分动员令”,征召40万后备役人员入伍。作为捷的盟国.法国重申立刻援助的诺言;苏联表示,如果捷克斯洛伐克政府提出要求,它准备提供援助;英国则警告德国说,欧洲一旦发生战事,英国能否置身事外,殊难逆料。此时,德国能够用来进攻的只有12个师,而捷克斯洛伐克政府早已在苏台德建设了坚固的防御工事。德国最终退却了,暂停了“绿色方案”。可是,没有想到的是五月危机化解后,苏台德危机竟然愈演愈烈了。

——摘编自军事科学院军事历史研究部《第二次世界大战史》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五月危机”爆发的背景。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德国暂停“绿色方案”的原因,并指出苏台德危机“愈演愈烈”的影响。
2022-05-13更新 | 33次组卷
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推荐2】材料   十月革命后,苏维埃政府主动要求与美国建立外交关系,但美国拒绝承认苏维埃政权。 1921年后,美苏之间的经贸往来连续不断,1931年苏联就购买了约50的美国出口机器设备。30年代初,正当美国同严重的经济萧条作斗争的时候,远东战争策源地出现了。入主白宫的富兰克林罗斯福认为,当世界笼罩在战争迷雾中的时候,不承认苏联是非常不明智的,“那不符合美国的利益”。与此同时,美国800名大学院校教师联名致信罗斯福,呼吁立即承认苏联,美国报界1139家报纸中有718家表示赞成承认苏联。1933年10月,罗斯福致信苏联,建议两国迅速举行建交谈判。11月7日,苏联外交人民委员李维诺夫率领代表团抵达华盛顿,11月16日,两国达成协议正式建交。之后不久,匈牙利、捷克斯洛伐克、比利时等国纷纷与苏建交。次年9月,苏联加入国联并任常任理事国。

——摘编自沈莉华《试析美苏建交的历史背景及原因》等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罗斯福政府积极推动美苏建交的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美苏建交对国际关系的影响。
2019-03-01更新 | 60次组卷
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推荐3】【历史选修3:20世纪战争与和平】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从世界范围的经济崩溃中吃尽苦头的国家,莫过于德国。外国的贷款突然停止或被收回,工厂纷纷停工,有六百万人失业。……共产党的选票稳步上升。……某些保守主义的、民族主义的和反共和主义的分子——原先的贵族、容克地主、军官、莱茵区的钢铁大王以及其他的工业家——抱有想法,认为希特勒可能对他们有用。纳粹的一部分资金就是得自这样的来源。这一群大人物,设想,他们将能够控制希特勒,从而……控制群众不满情绪的浪潮

——R·帕尔默等《近现代世界史》下卷

材料二   希特勒在《我的奋斗》中这样写道:“如果民族社会主义运动(即纳粹党)的确想要在历史面前为我们民族获得一个神圣的伟大使命,它就必须无视传统和偏见,敢于把我们民族的力量聚集起来,奋勇向前,走出这个民族今天的狭隘的生存空间,走向新的土地,从而也永远摆脱在这个地球上消失或作为奴隶民族不得不为其他民族效劳的危险。”

……希特勒上台后就目的明确,并以惊人的速度在国内巩固他在党内早已享有的独断专行的权力。为此,他需要控制国防军、警察和官僚机构,取得国会和总统的立法权,取消各州迄今的地位,消灭非民族社会主义的政治组织和社会团体,镇压自己队伍内的反对派

——D·拉甫《德意志史》

请回答:

(1)据材料分析德国的法西斯组织夺取政权的背景。

(2)据材料分析法西斯主义的实质。

2018-11-04更新 | 44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