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历史综合库 > 经济史(旧) > 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 > 商业和城市的发展 > 商业的发展 > 明清的商业
题型:单选题-单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52 题号:8025241
据史书记载,清代前期汉口市场上商品琳琅满目,除了食盐仍为大宗贩运商品外,山陕的木材、皮毛,江汉平原的棉花、布匹,湖南、鄂南的茶叶、粮食等,都经由长江和汉水汇集汉口。这反映出当时
A.国内经济区域的互补性
B.南方交通比北方更便捷
C.重农抑商政策逐渐松弛
D.跨区域长途贩运的发达
【知识点】 明清的商业 解读

相似题推荐

单选题-单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1】高帝登极后第三年(前199年)便下令贾人“毋得衣锦绣绮谷絺纻罽,操兵,乘(车),骑(马)。”而到明中后期“商贾之家亦雕龙绣拱,玉勒金羁,埒王公矣,妇女则珠络翠翘,飞纤几绡,几后妃之饰矣,而冠祭之仪缺焉”。导致出现这种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B.政府抑商政策的变化
C.商人地位的变化D.商品经济的发展
2020-09-03更新 | 61次组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 (0.65)
【推荐2】《明史》记载,正统(始于1436年)初年,明英宗“弛用银之禁”“朝野率皆用银”。隆庆元年(1567年),明穆宗颁布诏令:“凡买卖货物,值银一钱以上者,银钱兼使;一钱以下只许用钱。”这些规定
A.使得白银进入商品流通领域B.客观上提升了商人的社会地位
C.形成了白银一统币制的局面D.从法律上确立了白银货币地位
2021-04-22更新 | 136次组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3】明中叶,在江南地区的濮院镇,“机杼为阖镇恒产,男女赖此养育……余若丝绸牙行,若市坊,并一切贸易莫不仰给于是”。这说明当时江南一些市镇
A.资本主义手工工场发展兴盛
B.对外丝绸贸易较为兴盛
C.丝织业处于全国领先地位
D.传统经济结构发生了变动
2018-05-02更新 | 162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