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历史综合库 > 经济史(旧) >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 > 经济建设的发展和曲折 > 探索与失误 > 国民经济的调整
题型:单选题-单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142 题号:8047411
1961年,安徽省宿县等地的农民提出把田地包给社员耕种,实行“定产到田,责任到人”的制度。到1962年7月,全国大约20%的农村实行了“包产到户”。这一做法
A.拉开农村体制改革序幕
B.恢复和发展了农业生产
C.巩固了人民公社化体制
D.保障了工业化战略实施

相似题推荐

单选题-单题 | 适中 (0.65)
【推荐1】1959年7月,彭德怀在庐山会议上指出:“我们在建设工作中所面临的突出矛盾,是由于比例失调而引起各方面的紧张。”他所说的“比例失调”主要是指在国民经济中
A.工业成分所占的比例过高B.农业所占的比例过高
C.个体经济所占的比例过高D.商业所占的比例过高
2022-03-22更新 | 176次组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 (0.65)
【推荐2】中共八届九中全会后,国务院副总理陈云认为解决当前问题的根本办法是增加生产,特别是农业生产。他还号召动员大量城镇人口回乡生产,以压缩购买力。这则材料可用于说明
A.土地所有制性质正在发生改变B.人民公社化运动的历史背景
C.调整国民经济的措施逐步实施D.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全面展开
2019-12-26更新 | 28次组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3】1960年11月,中共中央发出了《关于农村人民公社当前政策问题的紧急指示信》,其中规定:公社实行三级所有,队为基础;允许社员经营少量自留地和家庭副业.有计划地恢复农村集市等。这项政策在当时
A.促进了农业经济的恢复
B.改变了农村所有制成分
C.消除了“左”的错误影响
D.增加了城市的粮食供应
2017-06-19更新 | 176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