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历史综合库 > 经济史(旧) >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 > 经济建设的发展和曲折 > 社会主义建设的起步 > 国民经济恢复
题型:材料分析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78 题号:8076701
2014年7月30日,国务院颁布了《关于进一步推进户籍制度改革的意见》正式取消了农业和非农业户口。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为保障社会稳定和解决人民最基本的生存需要,以便在国民中准确地区分出普通民众和敌视新政权并伺机破坏的敌对分子……公安部与1950年和1951年分别颁布了《关于特种人口的暂行管理办法》《城市户口暂行管理办法》。1958年,公安部制定并实施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户口登记条例》,它基本适应了计划经济体制下国家集中人力、物力、财力建立现代基础工业,并逐步推进城市现代化的需要。

——《从历史的角度看我国现行户籍制度的成因及改革方向》

材料二:改革开放后,农村经济发展,城乡差距开始缩小,在加上农村土地承包责任制的实行,解放了大量劳动力,要消化这些劳动力,光靠农业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农村人口势必要向城市移动和流动。……1984年10月,国务院发《关于农民进入城市落户问题的通知》,允许农民自理口粮进城市落户。

——摘自《城市二元户籍制度改革研究》


(1)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分析新中国初期实行户籍制度的意义。
(2)根据以上材料和所学知识,指出改革开放后我国户籍管理的变化并分析变化原因。

相似题推荐

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上海解放后,投机商囤积粮食,棉花、布匹和油料,扰乱市场秩序。从1949623日到730日,上海物价上涨了一倍多,并影响到整个华东、华北和华南等地。党中央决定依靠强大的社会主义国营经济,再打一场“米棉之战”。1115日至30日,从东北地区每日调运1000万吨粮食进入关内,上海、天津、北京、武汉、广州、西安,南京等大中城市也都调集了大批的粮食、棉花、布匹和油料。1125日,中央政府一声令下,全国各大城市一齐行动,大量物资像潮水一样涌入市场。投机商们措手不及,竞相抛售存货,愈抛愈贱,愈想抛愈难以脱手。从19503月开始,全国物价逐步回落,一举结束了物价猛烈上涨、市场混乱的局面。

——摘编自《共和国的经济战争—米棉之战》

材料二   中国农村改革发端于1978年末安徽凤阳小岗村的“大包干”,随后,农村家庭联产承包制在短短几年时间就扩展至全国。19821986年,连续发布了5个中央一号文件,肯定了农村创造的经验,排除了阻碍生产力发展的思想和体制障碍。1985年,国家将粮棉油蔬菜等主要农副产品的统购统派制度逐步改革为以计划为主与市场调节为辅的制度。同时,政府加大农业科技投入,提高农业生产机械化程度,科学育种,农业产量逐年提高。政府还对农产品大幅度提价,农民人均纯收入由133.6元增长到1991年的708.6元,粮食产量由1978年的30476万吨增长到1991年的43529万吨。

——摘编自万宝瑞《改革开放40年我国农业政策的演变、特点与启示》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国共产党取得“米棉之战”胜利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改革开放初期我国提高粮食产量的举措,并分析其意义。
2022-09-03更新 | 149次组卷
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推荐2】【新中国工业发展】

材料   19511956年中国参加的部分国际展览会概况

时间地点概况
1951布拉格国际博览会中国的展品受到了观众的特别重视与欢迎。馆内正面大照壁以天安门为背景,穹窿高翔着白色的和平鸽群,左面矗立着工厂烟筒。关于抗美援朝、土地改革、文化教育、民族团结、国际友谊等图片悬挂于四壁。
1953印度尼西亚国际博览会中国馆共占地一千五百平方公尺,分为重工业、轻工业和纺织工业馆、农业馆三座,参观人数达50万以上
1955波兰波兹南国际博览会中国馆不仅展览的丝织品深受欢迎,放映的多部精彩的电影也吸引了无数观众,如《光芒万丈》《中华儿女》《新中国的诞生》《百万雄师下江南》《中国民族大团结》《钢铁战士》等。
1956巴黎国际博览会中国馆展出了1432种展品,包括各种矿产品、机器、丝绸、茶叶和传统出口物资以及手工艺品。法媒报道:中国馆是博览会中内容最丰富、最美观的展览馆,我们希望建立中法之间的关系和友谊。

——摘编自夏松涛《19511957年新中国参加国际展览活动的形象探析》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新中国在成立初期参加国际博览会的背景,并谈谈其对当今中国的启示。
2022-10-16更新 | 104次组卷
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推荐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社论是新闻评论的一种,是报纸编辑部就重大问题发表的评论,也是非常重要的新闻评论和舆论工具。以下是1949年《人民日报》部分社论的目录摘编。

时间社论标题

1月1日将革命进行到底一九四九年新年献词

2月4日为建设人民民主的新北平而奋斗

3月17日把消费城市变成生产城市

7月29日严厉取缔投机活动,保持物价平衡!

9月7日中国人民一定要解放西藏

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万岁

10月6日中苏友好万岁!

10月20日人民民主专政的机构

10月24日美国反动派必将自食其果

11月13日严惩怙恶不悛的反革命分子

11月21日地方人民政权建设的示范

12月4日战胜财政困难,争取物价稳定!

12月15日斯大林同志

——列宁伟大事业的继承者

《人民日报》的社论折射了我国当时多个领域的走向。依据材料指出其中两个领域的走向并予以说明。(要求:观点明确,紧扣材料,史实准确,史论结合。)

2017-03-03更新 | 85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