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历史综合库 > 经济史(旧) >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 > 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 > 经济体制改革 >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及乡镇企业改革
题型:单选题-单题 难度:0.85 引用次数:30 题号:8088311
1984年6—7月,全国夏粮丰收,农民争先恐后卖粮,因粮库不足,出现卖粮难。这表明我国
A.农民既得利益得不到保证
B.农村经济体制改革成效显著
C.市场经济体制的正式确立
D.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全面展开

相似题推荐

单选题-单题 | 较易 (0.85)
【推荐1】“大包干,大包干,直来直去不拐弯,交够国家的,留足集体的,剩下都是自己的。”这是1978年安徽凤阳的民谣。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①概括了包干到户的优点
②表达了对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拥护
③说明联产承包责任制给农村经济注入新的活力
④说明农民已经过上小康生活
A.①②③④B.①②③C.①④D.②③
2016-12-12更新 | 40次组卷
单选题-单题 | 较易 (0.85)
名校
【推荐2】安徽省凤阳县小岗生产队社员在20世纪70年代末秘密签订契约:“我们分田到户,每户户主签字盖章。……如不成,我们干部坐牢杀头也甘心。”这份契约签订的背景是
A.我国农村的土地所有制正经历着根本变革
B.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在全国已经普遍推行
C.人民公社体制严重挫伤了农民生产积极性
D.农村已经解决了温饱问题,正向小康迈进
2019-04-27更新 | 74次组卷
单选题-单题 | 较易 (0.85)
名校
【推荐3】曾任四川广汉县委书记的常光南回忆道:“在人民公社20年时间里,向阳公社人均分配从68元到74元,只增加了6元钱。”1980年,该地区撤销人民公社,成立“广汉县向阳乡人民政府”。1997年,向阳农民人均收入2677元,比1978年净增2000多元。这一变化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A.农业生产组织形式变化
B.农业生产技术获得突破
C.土地私有促进农业发展
D.确定了农业的基础地位
2019-05-15更新 | 71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