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历史综合库 > 经济史(旧) > 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 > 从“战时共产主义”到“斯大林模式” > 斯大林模式 > 苏联的工业化
题型:单选题-单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252 题号:8090362
下表是1929—1933年苏联引进技术设备、利用外资等情况
年份事件
1929年苏联最高国民经济委员会专门设立外国咨询局,负责引导引进技术工作;10月签订70个外国技术援助协议
1930年联共(布)十六大通过:“进一步推广……聘请外国工程师、技师和熟练工人的做法”的决议
1931年全世界机器出口的1/3销往苏联
1932年全世界机器出口的1/2销往苏联;在苏工作外国专家近2000人,技术人员10000多人;共派遣2000多人次出国考察、学习,购买外国技术书刊
1933年苏联和美国正式建交;苏联从西方国家贷款总额高达14亿卢布;与外国签订“技术援助协议”124个

据此可知,苏联这一时期的经济政策
A.消弭了美苏间意识形态分歧
B.表明美国极力转移国内过剩产能
C.有利促进苏联的工业化建设
D.反映了苏联经济体制的逐渐转型

相似题推荐

单选题-单题 | 适中 (0.65)
【推荐1】下表为 1928年、1940年苏联工、农业产品(部分)产量对比表,由此可知苏联(     
年份钢(万吨)煤炭(万吨)棉织物(亿平方米)谷物(万吨)
1928 年425.1355118.217330
1940 年1831.716592327.159564
增幅(%)330.08367.2549.0930.48

A.社会主义工业化方针成效显著B.摆脱了斯大林模式的束缚
C.工农业比例失调状况明显好转D.忽视了农村经济发展规律
2023-02-08更新 | 274次组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 (0.65)
【推荐2】下表 是1937-1950年美、苏、英、德四国经济数据表。据此判断,表中①是(     

年份

项目

国家

1937年

原油产量

28.5

0.5

172.9

钢产量

17.7

19.8

51.4

13.2

1950年

原油产量

37.9

1.1

266.7

钢产量

27.3

12.1

87.8

16.6


A.美国B.德国C.英国D.苏联
2023-02-22更新 | 57次组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3】1931年斯大林说:“你们愿意让我们的社会主义祖国被人打垮而长失独立吗?……我们比先进国家落后了50~100年,我们应当在十年内跑完这段距离。我们要么做到这一点,要么被人打倒。”据此可知,斯大林认为
A.应该解除中小企业的国有化
B.苏联工业化应该以重工业和军事工业为重点
C.市场经济体制比计划经济体制更有优越性
D.苏联经济建设的首要目标是提高人民生活水平
2018-05-08更新 | 131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