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历史综合库 > 经济史(旧) > 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 > 殖民扩张与世界市场的拓展 > 英国殖民帝国的崛起
题型:材料分析题 难度:0.15 引用次数:385 题号:8095258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重商主义是英国最早的国家干预思想和政策体系。都铎王朝(1485年-1603年)统治时期,经济立法多达250个左右,广泛涉及工农业、工资物价、商业金融、关税和进出口等……金融政策是禁止金银出口,鼓励进口。贸易政策是鼓励出口,限制进口,实行保护关税;还颁布航海条例,规定商品由本国船舶运输,严禁走私和管制价格等。政府逐渐取消地方关税,统一国内市场,维护经济秩序,规范交易行为,包括生产质量标准和规定工资水平,保障廉价劳力供应。政府批准许多特许贸易公司,商人则利用王权进行垄断贸易。当时,几乎所有的工商业领域都受制于非常细致的立法控制以及各行业的自我管制。

——摘编自吴必康《变革与稳定:英国经济政策的四次重大变革》

材料二:晚清重商思想是晚清重要的思潮之一,郑观应指出:“古有四民,商居其末……不知商贾虽为四民之殿,实握四民之纲……商足以富国,岂可视为末位。”马建忠认为“通商而出口货溢于进口货者利,通商而出口货等于进口货亦利,通商而进口货溢于出口货者不利。中国多出一分之货,则外洋少获一分之利……。”陈炽说:“国之所立者政,政之所举者用,用之所需者财,财之所入者税,税之所出者商。今天下商税六千万金,不能保商,何以立国。”较之维新派的理论,洋务派更具实践性,他们自己设厂,自行制造,“以敌洋产”,乃使“彼所售出于我者复有机器制造以绝其销路”。李鸿章“拟遴派绅商在上海购买机器,设局仿造布匹,翼稍分洋商之利“。张之洞于1890年开办湖北织布局,“开织以来,销售甚畅,获利颇丰。”

——摘编自陈爱平《试论晚清重商思想》》

材料三:在时代的巨变面前,晚清国人开始以近代理性思维改造中国社会,体现出时代诉求。然而,近代中国没有一个健康、稳定的政局和一个勇于变革的政府,又始终受到社会的“结构性制约”,重商主义思潮引起的社会效应显得相当有限。虽然社会各界对重商主义思想寄予愿望,试图通过发展经济促进社会转型,但效果并不显著,未能跨出划时代的步伐。

——摘编自王敏《晚清重商主义思潮及其社会效应》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英国早期重商主义的作用。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晚清重商主义与英国重商主义主张上的相同之处,并指出晚清重商主义产生的背景。
(3)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晚清重商思想“效果并不显著,未能跨出划时代步伐”的原因。

相似题推荐

材料分析题 | 困难 (0.15)
【推荐1】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木材是早期殖民地送往欧洲的最重要的产品之一……由于修建横穿印度的铁路以更把粮食运到向欧洲出口的码头地去,枕木的需求量猛涨。随着木材价格的上升,砍伐越来越深入到内陆山区,到了19世界70年代时,单是为了提供枕木,就每年都有50万棵树被砍掉。

——【英】克莱夫·庞廷∶《绿色世界史》

材料二   1857年,印度民族大起义爆发。这是印度历史上第一次出现的由部分封建主和下层人民共同进行的争取印度独立的全国性武装起义,是英国统治以来不断发生的反英武装起义的发展顶峰。卷入起义的地区占全印面积的1/6,人口占1/10。起义持续两年多,对英国殖民统治是个严重的震撼和打击。

——林承节∶《殖民统治时期的印度史》

材料三   在经历了半个多世纪的滥砍滥伐后,殖民政府终于认识到"过去六十年的愚蠢错误和漫不经心所酿下的恶果",并表达了对"保护和改善森林的巨大忧虑"。因此,殖民政府在孟买、马德拉斯、缅甸、西北省、中央邦、奥德等地建立了森林管理机构。森林理机构的两大目标是保护森林、获得税收。

——孙中华∶《英国殖民统治对印度森林的影响》

材料四   那个时期在森林管理方面德国居世界领先地位,在德国专家的帮助下,帝国林业部于1864年建立。首位森林总监是迪特里希·布兰迪斯。他被派到印度之前曾是波恩大学的一位植物学家。检讨过去几十年森林采伐的艰巨任务要求∶首先也最重要的是要建立法律机构去维护和捍卫国家对森林的控制。

——【印】马德哈夫·加吉尔等∶《这片开裂的土地∶印度生态史》

材料五 英国在印度要完成双重的使命∶一个是破坏的使命,即消灭旧的亚洲式社会;另一个是重建的使命,即在亚洲为西方式的社会奠定物质基础。

——【德】马克思∶《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


(1)根据以上材料,分析英国殖民政府建立森林管理机构的背景
(2)运用材料五的理论及所学知识分析殖民者对印度森林的所作所为
2021-01-15更新 | 90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