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历史综合库 > 经济史(旧) > 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 > 从“战时共产主义”到“斯大林模式” > 新经济政策 > 新经济政策的特点、影响和评价
题型:单选题-单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69 题号:8095804
列宁放弃了直接过渡到社会主义的设想和实践,找到了使落后的俄国逐步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正确途径是
A.国有化政策
B.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C.新经济政策
D.高度集中的经济体制

相似题推荐

单选题-单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1】下表(表一)是1913年-1925年沙俄、苏俄、苏联粮食作物耕作面积、粮食作物产量示意图。对此解读正确的是
A.由于四年大战和三年国内战争,粮食作物的耕作面积、产量逐年下降
B.新经济政策时期都呈上升趋势,粮食作物产量已经恢复到一战前水平
C.战时共产主义政策集中人力、物力进行生产使粮食作物产量有所上升
D.新政权片面地发展重工业是这一阶段农业得不到长足发展的主要原因
2021-01-02更新 | 173次组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 (0.65)
【推荐2】下图反映的是苏俄(联)粮食产量变化的情况,影响图中曲线变化的因素有(  )

①战时共产主义政策②新经济政策③斯大林经济体制④第一次世界大战
A.①②③④B.①②③C.①②④D.②③④
2020-05-04更新 | 72次组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3】《大国崛起》的解说词中说到:“在战争结束的时候,俄国就象是一个被打得半死的人,而现在谢天谢地,他居然能够拄着拐杖走动了!”俄国“能够拄着拐杖走动”主要得益于
A.建立战时经济体制
B.实施新经济政策
C.优先发展重工业
D.实行农业集体化
2016-12-12更新 | 170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