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历史综合库 > 文化史(旧) > 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及其发展 > 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 > 宗教改革 > 马丁▪路德的宗教改革
题型:材料分析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101 题号:8108778

材料一   宗教告诉人们,当地的道德和法律条规都是神祇授意的,宣称地球上的统治者们都是受神的指派,并受神保护的,出于感激几乎每个国家都会与祭司分享它的领土和税收。尽管教会为国家效力,但它声称自己高于所有的国家之上。这个宏伟的梦想,在民族主义、怀疑主义和脆弱人性的攻击下支离破碎。人类在浩瀚的宇宙中是微不足道的,人们日益意识到这一点,则进一步损害了对宗教的信仰。

——摘编自威尔·杜兰特《历史的教训》

材料二   下表为马丁·路德和加尔文的宗教改革观点

领域马丁·路德加尔文
个人与社会在“因信称义”基础上,认为一切职业都是有价值的,符合上帝道义的强调在生活中效法基督,学会忍耐、克己、勤劳、无止境的追求的艰苦创业精神,来荣耀上帝
经济方面倾向于田园牧歌式的生活,他最推崇的是农业、手工业,最后才是商业在财富观念上,认为合理合法地赚取更多的财富,是上帝恩宠的外在证据
政治方面认为信仰和政治是两个不同的领域,世俗领域不得介入和干涉信仰领域要求建立信仰和政治相互独立的权力和法律体系,但对于不义的世俗权力,主张以上帝的义去直接对抗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分析欧洲宗教改革的必然性。
(2)对比马丁·路德,加尔文则更多的是一个新教“构建者”。根据材料二扼要概括加尔文在构建新教中体现出的“资本主义精神”。

相似题推荐

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1】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苏格拉底说,智慧的人总是做美而好的事情.愚昧的人则不可能做美而好的事,即使他们试着去做,也是要失败的。既然正义的事和其他美而好的事都是道德的行为,很显然,正义的事和其他一切道德的行为,就都是智慧。

——色诺芬《回忆苏格拉底》

材料二 我陷于信仰的苦恼中,不断叩问圣保罗的这句话.想弄清他的意思。我日夜思索这句话 (神的裁判表现在神本身,正如所写的:“义人靠信仰生活”),神终于怜悯我,让我明白:神的裁判就是义人蒙受神恩所经历的裁判,就是信仰,而那段话的意思就是:福音书表现了神的裁判,被动的裁判,慈悲为怀的神通过它让信仰使我们成为义人。

——马丁 .路德《拉丁文作品第一卷序言》

材料三 启蒙运动就是人类脱离自己所加之于自己的不成熟状态,不成熟状态就是不经别人的引导,就对运用自己的理智无能为力。当其原因不在于缺乏理智,而在于不经别人的引导就缺乏勇气与决心去加以运用时,那么这种不成熟状态就是自己所加之于自己的了。Sapereaude!要有勇气运用你自己的理智!这就是启蒙运动的口号。

——康德《对一个问题的回答:什么是启蒙?》


(1)据材料一概括苏格拉底的基本观点。这一观点的提出是基于怎样的背景?
(2)据材料二概括马丁 •路德的主张,并说明这一主张的积极意义。
(3)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启蒙思想家对未来社会的政治构想。这些构想是材料三中康德阐述的哪一观点的体现?这表明西方人文主义思想发展到了怎样的新高度?
2020-01-31更新 | 51次组卷
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推荐2】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文艺复兴使当时的人们思想发生了变化,导致了宗教改革和激烈的宗教战争。后来的启蒙运动以文艺复兴为自己的榜样。19世纪的历史学家认为后来的科学发展、地理大发现、民族国家的诞生都是源于文艺复兴。文艺复兴是“黑暗时代”的中世纪和近代的分水岭,是资产阶级革命的舆论前提。文艺复兴是使欧洲摆脱腐朽的封建宗教束缚,向全世界扩张的一个前奏曲。 
材料二 启蒙时代的学者亦不同于之前的文艺复兴时代的学者,他们不再以宗教辅助文学与艺术复兴,而是力图以经验加理性思考而使知识系统能独立于宗教的影响之外,作为建立道德、美学以及思想体系的方式。启蒙运动的倡导者将自己视为大无畏的文化先锋,并且认为启蒙运动的目的是引导世界走出充满着传统教义、非理性、盲目信念以及专制的一个时期(这一时期通常被称为黑暗时期)。这个时代的文化批评家、宗教怀疑派、政治改革派皆是启蒙先锋,但他们只是松散、非正式、完全无组织的联合。 
(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文艺复兴是‘黑暗时代’的中世纪和近代的分水岭”的原因。
(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启蒙运动相对于文艺复兴、宗教改革而言有哪些不同特点,产生这些特点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3)概括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和启蒙运动三者的共同点。
2017-12-06更新 | 59次组卷
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4)
【推荐3】宗教是人类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世界三大宗教之一的基督教在近代对人类社会的政治、经济和文化发展产生了巨大影响。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德国宗教改革家马丁·路德的德文《圣经》广泛传播于西欧,终于使原始基督教中的自由、平等、博爱的精神得以发扬光大。……德文《圣经》先后被译成法语、英语、匈牙利语、芬兰语等多种民族语言。可以说,民族语言的《圣经》版本,完全粉碎了天主教会束缚《圣经》的这把“拉丁锁——拉丁语。因此,民族语言在宗教领域的深入,是对天主教会传统权威的侵犯和否定。从此,罗马教廷和天主教会彻底丧失了对中欧、北欧和西欧的精神、文化的支配权

——陈永麟《马丁·路德的〈圣经〉研究与翻译》

材料二西方宗教革命和科学革命以来,上帝和理性这两个最高的价值观念都通过新的理解而发展出新的方向,开辟了新的天地。把人世的勤奋创业理解为上帝的召唤,曾有助于资本主义精神的兴起;把学术工作理解为基督教的天职,也促进了西方近代人文教育与人文学术的发展

——(美)余英时《内在超越之路》


(1)马丁·路德粉碎天主教会束缚《圣经》的“拉丁锁”,将《圣经》翻译成德文的时代背景如何?起到了怎样的历史作用?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宗教和科学之间的关系。
2014-04-26更新 | 234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