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历史综合库 > 政治史(旧) >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 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 > 监察与谏议
题型:单选题-单题 难度:0.4 引用次数:239 题号:8110749
如表为两汉魏晋时期监察体制演变简表。这一变化客观上反映出
时间概况
西汉御史中丞隶属御史大夫,“在殿中兰台,掌图籍秘书,外督部刺史,内领侍御史十五人,受公卿奏事,举劾安章”
东汉御史府改称御史台,御史中丞成为御史台主,属少府
魏晋御史台成为完全独立的部门,设于宫中,御史中丞直接向皇帝负责

A.皇帝权威日益凸显
B.监察机构地位降低
C.中央集权日趋强化
D.监察官员擅权乱政
【知识点】 监察与谏议解读

相似题推荐

单选题-单题 | 较难 (0.4)
【推荐1】胡惟庸案后,明太祖加强给事中以监察六部和百官,同时赋予其封驳之权,此后给事中的人员不断增加,位阶有所提升,但其品秩降低,然给事中仍可以七品之卑,退上封事,指斥大臣。据此可知明代君主这一做法的主要目的在于
A.扩大给事中的监察职能
B.提高中央政府行政效率
C.以小驭大强化君主权力
D.防止给事中的权势过重
2018-07-08更新 | 87次组卷
单选题-单题 | 较难 (0.4)
名校
【推荐2】唐代台谏分职:谏官之职在谏皇帝,不谏宰相,也不得弹劾百官。弹劾朝廷百官是御史台的职分。谏官之任命在宰相,照唐人习惯,宰相见皇帝讨论政事,常随带谏官同去。遇有皇帝有不是处,谏官即可直言规正”。关于唐代台谏制度表述正确的是(     
A.台谏的设置分割了皇权B.台谏分职不利于加强皇权
C.台谏分离不利于行政效率的提高D.台谏制度有利于提高决策的科学性
2020-10-28更新 | 60次组卷
单选题-单题 | 较难 (0.4)
名校
【推荐3】秦汉时期,御史台长官御史大夫一身二任,既为监察长官,又为丞相助手,从属于丞相。魏晋时期,统治者则使御史台超然于行政之外,构成新的监察体制。这一变化
A.实现专制下的权力转移
B.有效地制约了丞相的专权
C.旨在强化君主专制权威
D.体现以小制大的治理模式
2018-10-02更新 | 619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