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历史综合库 > 经济史(旧) >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 > 经济建设的发展和曲折 > 社会主义建设的起步 > 三大改造
题型:单选题-单题 难度:0.85 引用次数:120 题号:8145644
1954年11月28日《人民日报》报道吕鸿宾农业合作社收益:“今年(1954年)全社的农业收入比去年增加了六万九千多斤粮食,社员实际总收入比去年增加了九万二千多斤粮食。全社一百十六户社员中,有七十九户的收入比去年增加了百分之二十以上,其中有八户增加了一倍以上。”这反映了
A.合作社促进了农业的发展
B.中国国民经济得到恢复
C.农业改造急躁冒进现象凸显
D.计划经济体制的优越性

相似题推荐

单选题-单题 | 较易 (0.85)
【推荐1】1956年上海出现自发经营的较大的手工业个体户和手工工场,人们称之为“地下工厂”,对此毛泽东指出:“上海地下工厂同国营企业也是对立物。因为社会有需要,就发展起来。要使它成为地上,合法化,可以雇工。……可以搞国营,也可以搞私营。可以消灭了资本主义,又搞资本主义。”这表明毛泽东
A.认识到社会主义改造存在的问题
B.主张重点发展私营企业
C.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脱离实际
D.违背了中共八大的决策
2019-10-12更新 | 73次组卷
单选题-单题 | 较易 (0.85)
名校
【推荐2】徐中约在《中国的奋斗》一书中指出:1953年,中国开始了社会主义改造计划;到1956年,一个社会主义建设的新时期开始了。下列成就属于1953-1956年的是
A.超额完成了第一个五年计划
B.成功爆炸了第一颗原子弹
C.正式确立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D.中国成为华约组织成员国
2018-05-08更新 | 315次组卷
单选题-单题 | 较易 (0.85)
名校
【推荐3】1953年12月,某大资本家说:“做老板迟早死路一条,企业必须走联合国的道路。”材料中的“联合国道路”实际上是指
A.实行公私合营
B.企业完全国有化
C.建立生产合作社
D.走合作化道路
2019-05-10更新 | 29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