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历史综合库 > 政治史(旧) > 当今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 > 两极格局的瓦解和多极化趋势的加强 > 多极化趋势的加强
题型:材料分析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57 题号:8311005
法国是西方文明的重要代表,对世界历史的发展产生了重要的影响。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伏尔泰曾对中国非常着迷,当然大家都明白他是把中国当作一个参照系,借以评判欧洲本身的种种事物,特别是妨碍政治近代化的那些痼疾。

——朱维铮《走出中世纪》

美国的精神资源是什么呢?实际上还是从英国《大宪章》、欧洲文艺复兴、宗教革命、启蒙运动传过来的自由主义精神。

——资中筠《美国十讲》

材料二:对两极世界第一次直接的攻击来自戴高乐总统领导下的法国。戴高乐梦想欧洲成为世界事务中的第三种力量。戴高乐独立的原因是他不满于美国和苏联领导人所规定的国际秩序,他尤其认为屈从于美国的权威和无限制地支持美国的全球目标是无法忍受的。

——杰里.本特利等《新全球史》

不顾美国的掣肘,1960年,法国成功爆炸了第一颗原子弹。同年,戴高乐邀请赫鲁晓夫全家访法……1964年,中法建交。

——吴于廑等《世界史》


请回答:
(1)结合所学知识,扼要指出材料一中“痼疾”一词的主要表现,同时概括指出法国启蒙运动对美国在“精神资源”方面的影响?
(2)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战后法国“攻击”两极世界的主要表现及影响?

相似题推荐

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1】美苏冷战虽已离我们远去;但其影响依然存在。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美苏冷战是在对抗与缓和的交替中进行的,在欧洲是真正意义上的冷战,而在亚洲则充满了火药味。

——《冷战风云》


(1)据材料一指出美苏冷战的特点。举一例说明在“亚洲则充满了火药味”。
材料二
中国多次宣布永远不称霸,这不仅仅市外交辞令。中国建立远洋基地的出发点,只有维护商业利益和国际和平的考虑。中国不与任何国家进行全球军事对抗,也无意争夺势力范围,拓展战略边疆。中国外交和宣传部门应该以“中国贡献论”,反击“中国扩张论”和“中国威胁论”,以此化解外部的担心。
(2)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目前“中国扩张论”和“中国威胁论”盛行的原因是什么?材料二体现了中国什么外交方针?
材料三
我认为“多极合作时代”将是21世纪上半叶世界格局的基本特征,处理好“多极时代”的大国关系将是“多极合作时代”能够成为现实的前提条件。
(3)材料三中“多极合作时代”的提出反映了世界政治发展的什么趋势?据所学知识指出时下的“多极”主要包括哪些力量或力量中心?
(4)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如何才能处理好“多极时代”的大国之间的关系?
2013-01-18更新 | 418次组卷
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2】美苏对抗是二战后世界无法避免的一个严重问题。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0月25日,最高苏维埃主席团一致同意,这场危机不应当朝着一个“沸点”发展。我们双方应当采取谨慎且节制的态度,为这场危机寻求一个理智的解决方案。赫鲁夫希望能够以苏联从古巴撤出导弹为交易筹码,换取美国从土耳其的基地中撤出木星导弹。

——[美]梅尔文P莱弗勒《人心之争:美国、苏联与冷战》

材料二   有美国人这样感叹:“对于美国这样具有多样性的国家,只有外部的各种挑战可以使它团结起来。”“苏联曾是有用的敌人……没有苏联的空间计划,美国人就不可能登上月球……受到苏联挑战的美国政府找到了帮助那些受压制者的‘国家安全’的理由。”而这种“两个世界”对抗的格局……在战后40余年间影响了部分国家和部分地区的发展道路。

——摘编自俞邃《大国关系调整与世界格局》

材料三   二战后仅25年,一个崭新的世界政治格局开始出现。头几年还十分盛行的世界两极开始消失,一股股新的力量在萌动,……这些活跃的“地缘战略棋手”在世界棋盘.上纵横捭阖,以自己的力量,自己的声音,震荡着世界,改变着世界。

——布热津斯基《大棋局》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苏联是如何应对这场冷战危机的?
(2)根据材料二概括“冷战”对美国的影响。
(3)材料三中“一个崭新的世界政治格局开始出现”指的是什么?
2021-05-07更新 | 35次组卷
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推荐3】国际规则的制定是近代以来世界整体化发展的一个显著特征。阅读下列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欧洲部分国家的关税率(1913年-100)

……日本轻纺工业依靠成本优势,加上政府补贴.汇兑贬值、货运费用不合理的降低等,向外频销……1927年日本棉纺制品出口只有英国的33%,到1935年竟为140%。

……(资本主又各国)政府实行货中贬值或降低汇率政策,以相对抬高别国商品的价格,从而削弱对手的竞争能力。货币手段的使用,使世界商战空前激烈。

——高德步王珏《世界经济史》

材料二:美元本位制和浮动汇率对美国意味着巨大利益,意味着“超级霸权和超级利益”。戴高乐1965年对美元超级霸权的批评举世知名:“美国享受着美元所创造的超级特权和不流眼泪的赤字。她用一钱不值的废纸去掠夺其他民族的资汫和工厂。”……1971年尼克松摧鳗布雷顿森林协议,开启浮动汇率作系之后,“超级诗权”和“游戏筹码”竟然像天文数字一般倍增!

——向松祚《国际货币体系改革:思想和战略》

材料三:每次金驻危机必然导致国际货币体系的深刻变革,20世纪30年代大萧条保生布雷顿森林体系,20世纪70年代的汇率动荡和通货蟛账为欧元诞生铺平道路。

——向松神《国际货币体系改革:思想和战略》

材料四:2010年4月26日国际在线报道:世界技行发展委员会春季会议25日通过了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转移投票权的改革方案,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共转移了3.13个百分点的投票权。中国在世行的投票权从目前的2.77%提高4.42%,成为世界银行第三大股东国,仅次于美国和日本。美国的表决权变成了l5.85%,很显然美国仍然努力保留了否决权。

(1)根据材料一,概括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世界经济出现的现象。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这些现象对世界局势的影响。

(2)依据材料二,概括美元获得“超级霸权”对世界经济产生的影响?

(3)依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欧元产生的原因。欧元的诞生对世界货市格局产生什么影响?

(4)依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世行投票权的变化说明了哪些问题?

2017-08-16更新 | 52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