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历史综合库 > 经济史(旧) >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 > 经济建设的发展和曲折 > 国民经济的劫难 > “文革”对国民经济的破坏
题型:单选题-单题 难度:0.85 引用次数:56 题号:8379470
1966~1976年,全国职工平均工资1966年为583元,1976年为575元,有小幅下降。全国职工工资总额'1966年为296亿元,1976年为489亿元,增长65%。这说明
A.人民生活水平长时间未得到明显改善
B.职工建设社会主义的积极性高涨
C.人口的急剧增长抵消了发展成就
D.政府保证了城镇人口的充分就业

相似题推荐

单选题-单题 | 较易 (0.85)
名校
【推荐1】1967年2月,毛泽东批示要求进行“三支两军”。其中除了“支左”外,“支工”、“支农”、“军管”、“军训”都是为了保护生产的继续进行。同年3月,又批示:军队不但要协同地方管农业,对工业也要管。由此可知
A.“文革”期间经济领导权发生转移
B.“文革”期间军队对经济贡献较大
C.毛泽东对“文革”的错误有清醒认识
D.毛泽东试图保持经济的相对稳定
2018-10-07更新 | 110次组卷
单选题-单题 | 较易 (0.85)
名校
【推荐2】邓小平曾说,“中国20世纪60年代初期同世界有差距,但不太大。20世纪60年代末期到70年代这十一二年,我们同世界的差距拉得太大了。”究其原因主要是
A.大跃进、人民公社化运动的影响
B.文化大革命对经济建设的冲击
C.中国政府的经济政策有重大失误
D.其他国家和地区经济持续发展
2019-05-23更新 | 149次组卷
单选题-单题 | 较易 (0.85)
【推荐3】下表为“文革”期间部分年份工农业总产值变化的情况,这些数据表明

①“文革”初期,国民经济受到严重影响       ②当“文革”走上正轨后,经济开始出现回升
③“文革”时政治动乱,但仍促进了经济发展 ④在周恩来、邓小平主持工作期间,经济迅速回升
A.①②B.③④C.①④D.②③
2011-06-06更新 | 747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