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历史综合库 > 经济史(旧) > 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 > 从“战时共产主义”到“斯大林模式” > 斯大林模式 > 斯大林模式形成的标志、评价
题型:单选题-单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61 题号:8380435
1952年斯大林在《苏联社会主义经济问题》一书中肯定社会主义条件下经济规律的客观性,肯定社会主义制度下仍然要有商品生产,价值规律也仍然要起作用。这说明斯大林
A.意识到计划经济体制的弊端
B.试图恢复新经济政策
C.开始了战后苏联的经济改革
D.否定社会主义公有制

相似题推荐

单选题-单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1】据1928年10月统计,全苏联共有31858台拖拉机,其中国产的只有3718台;1929—1931年,国产拖拉机仅50300台,进口的共59600台。这反映出当时苏联
A.机械化水平制约了集体化
B.社会主义制度具有优越性
C.斯大林模式取得巨大成绩
D.利用国际市场发展经济
2019-03-05更新 | 188次组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2】有史学工作者收集了下列俄国相关史料,推断该学者要论述的主题最有可能是
A.斯大林模式的形成B.苏维埃代表会议的出现
C.新经济政策的制定D.赫鲁晓夫改革的必然性
2020-09-01更新 | 39次组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3】以20世纪70年代的石油危机为契机,苏联成为世界第一石油出口国和粮食进口国。1985年,美国里根政府实行“逆向石油冲击”战略,向世界市场注入大量石油,导致世界油价大幅下跌,苏联损失惨重。这表明
A.能源竞争成为美苏争霸的核心
B.斯大林模式在二战后仍然延续
C.粮食问题动摇苏联的社会经济基础
D.世界经济进入“滞胀”时期
2017-09-08更新 | 107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