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历史综合库 > 政治史(旧) >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 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 > 选官制度 > 科举制
题型:单选题-单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181 题号:8421033
东汉规定,各地“孝廉”推举名额必须与人口成比例,这种地区名额限制的规定为宋代之后科举制所沿袭。明清时期实行分省录取之制,即使文化、经济最落后的省份,也依然有最低的名额保证。从这种名额限制、分省录取的做法可以看出
A.“国家取士,唯才是择”的公正性完全骗人而已
B.科举制意义在于网罗最优秀的人才参加政府管理
C.完全取决与皇帝的个人好恶,缺乏任何客观依据
D.有利于保证中央政府和全国各个地区之间的交流
【知识点】 科举制解读

相似题推荐

单选题-单题 | 适中 (0.65)
【推荐1】据《登科记考》记载,唐代参加进士科考试的人数大体在43万人左右。科举制使受教育的人数大大增加,大批的读书人被吸引在科举制的周围。然而,登科及第的毕竟是少数,大部分人都处在考试—落第一再考试—再落第的循环中。还有一些人是考取了功名而未做官或官员离职家居的。这一现象(     
A.提升了传统文化的竞争力B.扩大了唐政府的社会基础
C.顺应了主流意识形态嬗变D.构筑了基层社会文化核心
2022-11-29更新 | 198次组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2】宋元以来,南方士子在科举考试中占据优势。明朝洪武三十年殿试中,产生进士51人,全部是南方人。朱元璋大怒,将主考官以下大小官员制罪。之后,逐渐形成南北方按比例分南北榜录取的制度。南北分榜录取制度的实行旨在
A.平衡南北势力B.打击南方官僚士大夫
C.加强中央集权D.保证选官公平和公正
2020-08-01更新 | 173次组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 (0.65)
【推荐3】中国历史上真正意义上系统完整的选官制度是从两汉的察举制度开始的,“察举制一九品中正制一科举制”是选官制度发展的主线。选官制度由察举制到科举制的发展,反映了
A.选官制度的唯一性、单一化
B.“西学东渐”的影响
C.选官标准及方法的主观化、复杂化
D.选官权力集权化和专制化
2019-10-09更新 | 83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