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历史综合库 > 经济史(旧) > 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 > 商业和城市的发展 > 市的变迁与城市的发展 > 宋元明清时期城市的发展与特点
题型:材料分析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141 题号:8469724
阅读材料并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中国在宋至清代的历史进程中有过三次商业革命:第一次是宋代商业革命,第二次是明代商业革命,第三次是近代商业革命。其中第三次商业革命出现了以通商口岸为核心的近代化商业群落,在对外贸易的刺激下,这些通商口岸成长为近代化的商业城市,包括广州、福州、厦门、宁波、上海、牛庄(营口)登州、烟台、台南、重庆、琼州、汉口、九江、南京、天津、沙市、杭州等。

——摘编自陈锋、张建民主编《中国经济史纲》

材料二   甲午战争前中国同时出现了三种工业化的推动和参与势力,并形成了三种资本形态。其中,外资首先投资建立现代工交企业,从生产项目确立、技术设备引进及新生产方式建立等方面为中国现代工业发展起了示范作用。以清朝地方督抚为主体的洋务派是中国工业化发轫期真正主要的推动力,使工业化在短期内即发动起来,对工业体系的建立和扩展有内在的联动作用。私人资本和中资私营企业在这一时期由于其投资规模小、行业分散,故贡献有限。但这些企业生产活动与国内经济密切相关,随着国内市场的扩展,私营企业的市场基础日益稳固,其地位也逐渐提高。

——摘自陈勤、李刚、齐佩芳《中国现代化史纲》(上卷)


请回答:
(1)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一中的“宋代商业革命”的主要表现。并据材料一,分析“第三次商业革命”出现的原因。
(2)材料二中的第二种势力“使工业化在短期内即发动起来,对工业体系的建立和扩展有内在的联动作用”,对此你如何理解?列举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四次发展时期中的某一阶段(时间,内容),并且说明本阶段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原因。

相似题推荐

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推荐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中国封建社会时期的城市居住者大致可分为皇室、权贵、官吏、工商、一般城市居民及侨民等几种类型。居住区的分布基本上仍保持了仕者近官,工商近市的传统格局。皇室权贵府邸区,主要分布在城内宫廷区附近,独自成为一区,不与其他类型混处。而且这种类型的居住区,一般置于城东、南部的地势高亢方位,以示尊贵。官吏居住区则接近官署区,工商业者居住区主要分布在毗邻中心街市的地带,其他地段则为一般居住区。晚唐以前,均以为聚居单位。进入晚唐,随着市制改革,此种封闭型坊制已难以维系,逐步向坊巷制过渡。北宋末期,旧坊制已彻底崩溃,城市都是按街巷、分地段组织聚居的。

——摘编自黄茵《中国封建社会时期的城市布局和居住》

材料二

1115世纪,西欧城市的法治和中世纪国家概念的逐渐兴起有很大的关系,尤其是中世纪晚期,民族国家的兴起给城市的法治特权带来了很大影响。在1112世纪,城市法治随着城市的兴起而经历了一个创建的过程,此时期的城市法治,初步地确认了城市和市民对内对外的权利和义务,这为城市的发展提供了基础。到1213世纪,随着国王、贵族和教会三个权力的起伏,城市法治的发展进入一个深化的过程,城市对自身的权利和义务认识更为深入。到了1415世纪,随着教权的衰落,贵族和教会权力逐渐向王权靠拢,城市法治也逐渐向王国法治体系靠拢,最终成为王国法治体系的一个组成部分。

——摘编自寸永芳《论中世纪西欧城市的法治实践》


(1)根据材料一,概括古代中国城市布局和居住的特点。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世纪西欧城市法治实践产生的影响。
(3)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影响古代城市发展的共性因素。
2022-07-04更新 | 53次组卷
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推荐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宋朝的商品经济非常繁荣。新兴经济作物茶叶、甘蔗之类绝大部分进入市场。市场形成城市、镇市、草市三级金字塔型结构。在地方贸易网的基础上,初步形成了江南、西北等几个较大的区域市场。海外贸易规模超出唐朝,朝廷在南方沿海港口设立了多处市舶司。民间开始出现中国古代最早的纸币,称为交子。

——摘编自张帆《中国古代简史》

材料二   在宋代两浙地区,农村市场快速发育和成长,广大农民越来越多地卷入到市场活动之中。在两浙地区,到北宋中期,镇作为农村经济中心地位的意义已基本确立。南宋时期,不少镇的市场发展水平不仅赶上,甚至超过了所在县城。

——摘编自陈国灿《宋代两浙路的市镇与农村市场》


(1)根据材料一,概括宋朝商品经济繁荣的表现。
(2)根据材料二,指出两浙地区出现的经济现象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原因。
2021-01-24更新 | 28次组卷
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宋朝时期,城市开始大规模出现,首次出现了主要以商业,而不是以行政为中心的大城市。其中具有百万人口的城市就有两个——汴京和临安。……在宋代,城市逐渐打破了坊市格局,街道上随处可以开设店铺。北宋开封已经有6400多家大中型工商者,8000—9000家小商小贩。宋代新兴的市民阶层的诞生、安逸的生活使宋人消费意识浓烈,酒楼、茶坊适应商业大潮,如娱乐场所瓦子,都通宵营业。

——《中国城市及其文明的演变》

材料二   


材料三   1949—2009年新中国城市化进程示意图


——根据《中国统计年鉴2009》《中国城市统计年鉴2009》整理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宋代城市发展的特点,并简析其主要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18世纪以来英国城市化进程中不同阶段的发展特点,并分析推动英国城市化发展进程的主要经济因素。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新中国成立以来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的主要因素,并谈谈你对推进现代中国城市化进程的合理化建议。
2020-03-12更新 | 124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