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历史综合库 > 政治史(旧) > 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 > 民主政治建设的曲折发展 > 改革开放以来民主与法制的建设 > 新时期的民主建设和政府职能的转变
题型:材料分析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77 题号:8487099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历代政府注重建立基层治理机制。秦汉时期的什伍组织,以五家为伍,十家为什,百家为里,互相监督。唐朝的邻保制度,以四家为邻,五邻为保,彼此之间相互监督。北宋王安石实施的保甲制即渊源于此。清初实行里甲制,后来改而推行编制严密的保甲制:从城市到乡村,以十户为牌,设牌长;十牌为甲,设甲长;十甲为保,设保长;每户给印牌一张,写明本户丁口、从业状况,户内外有人外出或有客来访都要注明;保长、甲长、牌长每天傍晚稽查各户有无异样

——摘编自部编教材试教版《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

材料二   英国在1835年颁布《市政法案》,确立了英国近代自治市制度。法案规定自治市政府和议会都由当地选民选举产生,地方征税所得也由自治市自主开支,但必须接受选民监督。把城市分成若干小区,每个小区组织志愿者,负责救济的分配,并协调慈善团体和救济机构的工作,社区组织开始形成。

——摘编自部编教材试教版《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

材料三   2000年,城市社区建设在全国推行。社区制的特征在于:其管理理念是以民为本,从原来的管理居民转变为服务居民,强调服务意识;其管理形式是去行政色彩,在社区(居委会)内再组建自治组织进行自治,强调居民参与治理,发挥居民自我管理的主体作用;其管理目标是通过政府与社会力量的协作,既减轻政府负担,又发动社区力量,达到社区善治

——摘编自景跃进《当代中国政府与政治》


(1)根据材料一、二和所学知识,说明中国古代基层治理同19世纪中期英国城市治理的异同,并说明19世纪英国城市治理的影响。
(2)根据材料三和所学知识,分析中国城市社区建设的意义。

相似题推荐

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欧洲无产阶级可以说,它的科学是由两位学者和战士创造的,他们的关系超过了古人关于人类友谊的一切最动人的传说。

——列宁

材料二   我国宪法规定,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都由民主选举产生,对人民负责,受人民监督。国家行政机关、审判机关、检察机关都由人民代表大会产生,对它负责,受它监督。人大监督是代表国家和人民进行的具有法律效力的监督,是不可替代的。

——摘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1)材料一所指的“两位学者和战士”他们所创立的科学理论是什么?这一理论成功实践的标志事件是什么?
(2)根据材料三概括我国民主政治建设具有哪些基本特点?根据所学知识,列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制度。
2022-01-24更新 | 32次组卷
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推荐2】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指出,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按《苟子·君道》的解释,“治理”即“统治、理顺”,治理思想在中国广博而久远.

西周重视宗法礼治,认为“礼崩则乐坏”.孔子生于乱世,推点己复礼,孟子突出民本主义,认为维护人民利益才是治理之道.汉帝国则把军事力量与文明故化结合起来,外偏内法,巩固大一统.明清坚守德刑嫌济的治理思想,各自延续四祥二百多年.

——摘编自蓝志勇《东西方历史经验中的治理思想》

材料二   中国古代历代统治者为巩口统治都重视边疆的治理

秦朝秦朝将郡县制推行到边疆地区
两汉时期在边疆设立了众多郡县和属国,在辽闼的西北边疆地区设立西域都护府,资理民政、军年政子事务.
唐朝唐朝立国之初就在沿边少数民族地区设置羁縻府州,唐王朝功立了军镇电戌制度、大的军镇兵力多则效万,少则数千、唐朝政府安排边酸民族子弟学习汉族文化,并将众多汉文经典书籍颁赐纶边疆民族。
元代在边疆设立了宣慰司,“有招讨、安抚、宣慰等使,品秩员灶,各有差等";任用大量土官,因俗而治;建立了从首都行政中枢到遥远边疆地区的驿站制度.
清代雍正皇帝在西南地区推行“改土归流”.乾隆皇帝表示:“震古、汉人,同属臣民.”清政府对索古等少数民族的上层采用封爵、给俸,实施年班胡规和联姻政策。

——摘编自马大正《中国古代的边疆政策与边疆治理》

材料三   辛亥革命是近代中国第一次历史性的巨变,……从某种意义上说,辛亥革命是我国从传统政治迈向现代政治的分水岭。

——摘编自富成慧《辛亥革命与中国政治现代性研究》

材料四   一旦议会与总统出现分歧和矛盾,这一体制无法立即通过新的选举来征询公众的意见。在激烈的党争之下,两党间关系的沟通缺乏制度的载体,美国政党在组织上缺乏欧洲政党所普遍具有的制度性协调手段……政党恶斗不顾及国家大局,近九成美国民众对此感到厌化和反感

                                                            ——周淑真、袁野《美国政党政治与政府关门危机的关系》

不同的利益集团,包括各种政党、民族、宗数,可以通过协商形成共识,还可以根据需要进行选举前、选举中、选举后的协商,克服西方民主的缺点。

——李君如《中国人民在政治问题上不要妄自非薄》

材料五   1954年,中国开启民法典的编制.1957年编幕形成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总则编》等13个法律文件.196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草稿》,体现了防止修正主义复辟等立法宗旨.改革开放初期,市场经济地位开始恢复,民法的制定显得更为急迫.1986年,《民法通则》出台,随后,《技术合同法》《公司法》等民事单独立法纷纷出台,20205月,全国人大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通篇贯穿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被誉为“新时代人民权利的宣言书”

——摘编自刘凯《<民法典>诞生的历史进程》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古代治理思想的精髓。
(2)根据材料二,归纳中国古代边疆治理的特点.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说明“辛亥革命是我国从传统政治迈向现代政治的分水岭”的主要依据。
(4)根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新中国建国初期为“克服西方民主的缺点”而采取的民主制度有哪些?并谈谈你对协商民主的认识。
(5)根据材料五,概括《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的编撰特点,并说明其性质。
2022-03-05更新 | 133次组卷
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推荐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秦汉时期,御史大夫既是御史府的最高长官,又领副承相之职,在隶属关系上受制于丞相。自魏晋始,御史台成为完全独立的监察机构,组织不断健全。政府对官更的监督与惩成构成法制建设的重要内容。清代的《钦定台规》可谓历代监察法规的集大成之作,规制内容极严密。由于监察官员是治官之官,为“百官之率”,历代有作为的君主对监察官员的选拔与任用都给予高度重视,并逐步形成了一套颇具特色的制度。古代监察制度是政治法律制度的主要组成部分,不仅在监督法律法令的实施、维护统一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且为后世积累了可资借鉴的宝贵经验。

——摘编自张国安《论中国古代监察制度及其现代借鉴》

材料二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公报指出:“国要有国法”。1982年,全国90%左右的县团级以上党委建立了纪检机构,国务院各部委都基本设立了纪检组织。是年12月,第五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规定:国家行政机关、审判机关、检察机关都由人民代表大会产生,对它负责,受其监督;国务院设立审计机关,对国务院各部门和地方各级政府的财政收支,对国家的财政金融机构和企事业组织的财务收支,进行审计监督。1986年,国家监察部成立后,各级地方政府行政监察机关相应迅速建立起来。

——摘编自谢撼澜、谢卓芝《改革开放以来党和国家监督制度建设的进程与经验》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我国古代监察制度的特点,并分析其作用。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新时期我国监察制度建设的意义。
2021-11-03更新 | 31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