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历史综合库 > 文化史(旧) > 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及其发展 > 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 > 文艺复兴 > 文艺复兴的背景和核心思想
题型:材料分析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74 题号:8489408
意大利是文艺复兴的发源地。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文艺复兴的发源地在意大利,意大利人,尤其是商人们产生一种欲望,即除了财富上的满足之外,会去追求另一种满足,即精神上的满足……意大利拥有古代罗马的一切,却唯独没有一样东西,那就是古罗马的文化——没有它的雕塑、绘画、建筑、诗歌、哲学、戏剧等等!于是,人们开始追思古代的文化了,这样,就引发了意大利的文艺复兴。

——钱乘旦《西方那一块土:钱乘旦讲西方文化通论》

材料二   


图1:佛罗伦萨圣母玛利亚大教堂        图2:罗马圣彼得大教堂


(1)根据材料一,指出文艺复兴首先兴起于意大利的有利条件,并概述“精神上的满足”的深刻内涵。
(2)根据材料二指出两个圆顶的设计者。比较两个圆顶建筑,说出图2在建筑艺术方面的主要发展。根据所学指出两个圆顶建筑所体现的共同建筑风格。

相似题推荐

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1】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150614日,一个意大利人在种植葡萄时,无意中挖出一座群雕像,这就是古希腊的雕塑名作《拉奥孔》。它的出土,震动一时,被推崇为世上最完美的作品。

材料二 除非圣经或理由清楚地说服我……我受所引用的圣经约束,我的良心受神的话捆绑。我不能,也不愿收回任何的意见,因为违背良心既不安全,也不正当。我不能那样做。这是我的立场,求神帮助我。

——马丁路德


请回答:
(1)据材料一,指出当时的意大利主要流行什么社会思潮?这一思潮要表达的思想主旨是什么?《拉奥孔》的出土为什么会在意大利引起“震动”?
(2)材料二中马丁·路德对《圣经》的态度是什么?
(3)上述材料反映的历史事件之间的关系是什么?
2021-11-07更新 | 36次组卷
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推荐2】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中国的人文主义者认为自己找到了人生的真谛,并时时意识到这一点。在中国人看来,人生在世并非为了死后的来生,对于基督教所谓此生为来世的观点,他们大惑不解。……中国人明确认为:人生的真谛在于享受淳朴的生活,尤其是家庭生活的欢乐和社会诸关系的和睦。”

“我们时常纳闷,西方人何以竟想不到人生的意义在于纯净平安地享受生活。……把精力集中在世俗的幸福,这一特性是我们缺乏宗教的原因,也是它的结果。”

——1934年林语堂《中国人》

材料二“……这解释了文艺复兴时期现世主义和人文主义存在的原因——文艺复兴关心的是今生而不是来世;它关注的是非宗教的古典文化而不是基督教神学。”

“大多数文艺复兴时期的艺术和文学关注的中心都是人——文艺复兴时期的新人,他或她是自身命运的塑造者,而不是超自然力量的玩物。人们不需要专心于超自然的力量,相反,生活的目的是发展自身所固有的潜能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1)根据材料一概括指出中国的“人文主义”思想。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一思想产生的原因。
(2)根据材料一、二比较中西方人文主义的异同点。谈谈中西方人文主义对中西方社会制度的演变产生的影响。
2014-04-28更新 | 499次组卷
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人文主义精神是推动欧洲社会进步的重要力量。有识之士,勇立潮头,通过作品表达人文思想,引领时代。

人物生活年代代表作内容
彼特拉克1304—1374《歌集》提出了“人学”对抗“神学”
薄伽丘1313—1375《十日谈》抨击封建道德和教会的禁欲思想
米开朗琪罗1475—1564《大卫》展现了人性的力量和美。
孟德斯鸠1689—1755《论法的精神》详述法律的历史探讨自由的条件及保障
卢梭1712—1778《忏悔录》揭露政府和教会的腐朽维护人权和尊严
康德1724—1804《纯粹理性批判》提出人非工具提出尊重他人的原则


(1)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概括14、15世纪人文精神的基本内涵,并指出18世纪人文精神的新发展。
(2)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近代人文主义发展的共同影响,并简析有识之士能够引领时代的共同原因。
2019-08-22更新 | 118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