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历史综合库 > 文化史(旧) > 20世纪以来中国重大思想理论成果 > 毛泽东思想 > 毛泽东思想的发展
题型:材料分析题 难度:0.85 引用次数:41 题号:8493027

毛泽东在《论联合政府》中说:“没有独立、自由、民主和统一,不可能建设真正大规模的工业。没有工业,便没有巩固的国防,便没有人民的福利,便没有国家的富强……一个不是贫弱的而是富强的中国,是和一个不是殖民地半殖民地的而是独立的,不是半封建的而是自由的、民主的,不是分裂的而是统一的中国,相联结的。”


(1)从这段文字中看出,毛泽东认为欲使中国富强有哪些必要条件?
(2)史学界评论道:毛泽东的这段论述不仅精辟揭示了中国近代以来的经验,而且高度概括了近代世界的演变与发展。请结合中、外史实,谈谈你的看法。

相似题推荐

材料分析题 | 较易 (0.85)
【推荐1】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齐景公问政于孔子,孔子对曰:“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季康子问政于孔子,孔子对曰:“政者正也。子帅以下,孰敢不正?”季康子问政于孔子,“如杀无道以就有道,何如?”孔子对曰:“子为政,焉用杀?子欲善而民善矣。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风必偃。”

——摘自《论语·颜渊》

材料二   我们革命的目标,是为中国谋幸福,因不愿少数满洲人专制,故要民族革命;不愿君主一人专制,故要政治革命;不愿少数富人专制,故要社会革命。这三种有一样做不到,也不是我们的本意。达到了这三样目的之后,我们的中国当成为至完美的国家。

——孙中山《民报》创刊周年纪念会的演说

材料三   



材料四   图二所示是美国《时代》杂志1985年某一期的封面。画面很清楚地对毛泽东和邓小平两个时代的生活进行了对比:一边是游行的队伍和农民在田里插秧;另一边是忙忙碌碌的上班族,高楼大厦,汉堡包、照相机等消费品。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概括孔子的思想主张。
(2)结合材料二指出,在20世纪初,孙中山提出了什么重要思想?请简述这一重要思想的历史作用;孙中山实现了他的“完美的国家”吗?为什么?
(3)图一中的人物在探索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上有何突出贡献?
(4)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邓小平时代的这些成就的取得得益于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上的什么决定?该期杂志封面上的“CHINAMovingAwayfromMarx”(中国正在远离马克思)的说法对吗?请结合史实谈谈你的看法。
2019-05-19更新 | 67次组卷
材料分析题 | 较易 (0.85)
【推荐2】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的第一次结合发生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其成果就是……解决了在一个人口众多、社会生产力水平十分落后的东方大国,开展新民主主义和社会主义革命,建设社会主义的新课题,坚持发展和创新了马克思主义。

——付丽、冯广通《浅析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创新轨迹》

材料二   一个党,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如果一切从本本出发,思想僵化,迷信盛行,那它就不能前进,它的生机就停止了,就要亡党亡国。只有解放思想,坚持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我们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才能顺利进行,我们党的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理论也才能顺利发展。

——摘自《邓小平文选》第二卷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的第一次结合”的理论成果及其主要内容。
(2)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二所示讲话内容的题目、历史背景和历史地位。
2020-03-30更新 | 128次组卷
材料分析题 | 较易 (0.85)

【推荐3】在中共十五大上,江泽民同志在总结20世纪中国的革命和建设历程时指出:“一个世纪以来,中国人民在前进的道路上经历了三次历史性的巨大变化,产生了三位站在时代前列的伟大人物:孙中山、毛泽东、邓小平。”


请回答:
请指出20世纪这“三次历史性巨变”分别指什么?其标志性历史事件又分别是什么?这三位历史伟人在探索民族独立与富强道路的实践中分别形成了哪些成熟的理论或指导思想?由此产生的直接的历史影响分别是什么?
2020-06-18更新 | 51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