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历史综合库 > 政治史(旧) >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 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 > 选官制度 > 科举制
题型:单选题-单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50 题号:8511869
“在北京的这项争夺是异常严峻的考验……整整三天三夜的时间,这‘一万人’全部的智慧就被限制在他们的笔头上”。该文描述的场景是
A.公车上书B.科举考试C.国会请愿D.内阁议政

相似题推荐

单选题-单题 | 适中 (0.65)
【推荐1】汉代察举制注重德行和才能选纳贤才;魏晋九品中正制靠德才与门第“计资定品”,隋唐科举制按年开科,不受私家经济限制,全国统一公开竞选。这一变化
A.加强了君主专制统治
B.提升了官员道德水平
C.排除了世家子弟入仕
D.有利于消融社会阶级
2019-09-28更新 | 100次组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2】唐代招生限文武官员五品以上子孙,宋代招生可招庶民的俊异者。这一变化有助于
A.皇权向社会基层扩展
B.增强中央政府的向心力
C.削弱地方官员的权力
D.强化基层百姓德行修养
2017-09-02更新 | 262次组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3】吕思勉在《中国通史》中指出:“科举所试之物,虽不足取,然其取士之法,则确是进步而可以纪念的。”作者认为科举“确是进步而可以纪念的”最主要的原因是
A.科举制有利于提高官员素质B.科举制加强了中央集权
C.科举制有利于打破特权垄断D.科举制为历朝沿用,影响深远
2016-11-27更新 | 141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